返回

开局边关壮丁,从箭术天赋开始!

关灯
护眼
第315章 返回云州府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夕阳才刚沉下山头,清溪村内灯火通明,村中心的晒谷场已亮起数十盏灯笼。

老槐树下摆了整整十八张八仙桌,每张桌子都擦得发亮,各家纷纷把珍藏的好酒好肉都拿了上来,为沈烈等人接风洗尘。

宴会上众人推杯换盏,场面热闹的像是过年。

酒过三巡,晒谷场彻底热闹起来。

石开被一群半大小子围在中间,非要他讲战场上的事。

石开平日里沉默寡言,跟他爹陈大叔简直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但架不住在一群孩子软磨硬泡,趁着酒兴,终于开口。

“当年在断头谷,我们几百人对上突厥三千骑兵……”

他讲得平铺直叙,孩子们却听得入神。

当讲到那突厥千户从峡谷中冲出来时,吓得一群小家伙纷纷大喊大叫起来。

“后来呢后来呢!那蛮子被杀死了吗?”

“废话,既然石大哥还好好活着,你说那蛮子是死是活?”

童言无忌,小孩的话顿时逗得大人们哈哈大笑起来。

另一边,王小虎正被乡亲们轮流敬酒。

“小虎啊,还记得你偷我家枣子从树上摔下来的事不?”卖豆腐的张婶笑着给他满上。

“咋不记得,屁股疼了半个月呢!”王小虎挠头憨笑,接过酒碗一饮而尽。

......

沈烈和石开王小虎几人一醉方休,一直睡到第二天日上三竿。

晨光初透,沈烈在熟悉的鸡鸣声中醒来,枕边还残留着昨夜酒肉的余味。

窗外老槐树的影子斜斜投在土墙上,斑驳晃动。

他披衣起身,推开木门,清溪村的清晨扑面而来,带着乡下独有的露水、炊烟和泥土的气息。

院子里,几只土鸡正在啄食昨日宴席洒落的残渣。

沈烈去王小虎家蹭了一顿早饭,吃着腌黄瓜咸菜,喝着黏糊糊的小米粥,正好宿醉后养一养肠胃。

众人又在清溪村逗留了几天,才动身前往云州府。

三年多没有回来,云州府的城墙早已经被修缮一新,不再像当年被突厥攻城时,那样残破不堪。

城门打开,来往商旅络绎不绝,一整个太平盛世景象。

云州盛产毛皮,药草,矿石,因此常有南方商人来此做买卖。

当初沈烈在庆阳第一次遇见范离时,他本打算去云州做生意,但定州被突厥攻占,路途堵塞只得作罢。

沈烈几人回到云州府,先是去阎良的墓前祭拜。

“阎大人,俺们回来看你来啦!”王小虎朝着墓碑大声说道。

坟茔上长了草,几人分工打扫,三两下便收整干净。

进了云州府之后,几人才发现,城内远比之前繁华了不少,人口也稠密了许多。

街道整齐,楼宇鳞次栉比,一片井然有序。

“看来宋大人这几年着实没少出力啊。”石开感叹道。

在向百川离开云州后,朝廷便一直没有再委派总镇到云州来。

云州府的最高一级便是被提拔上来的云州知府宋应星了。

宋应星正在公堂上忙着审批公文,公文摞成了小山,看着比皇帝还要忙上不少。

他一见到沈烈,立即跑了下来,便要跪下去。

“臣宋应星,叩见——”

沈烈一把便将宋应星扶起,“宋大人不必多礼。”

多年不见,宋应星看着沈烈同样感慨万千。

没想到当年在总镇府,两人刚结识时,沈烈还只是一个千户。

短短几年间,便成了九五之尊,实现了再造华夏的夙愿,自己也终于能够一展胸中抱负,不负平生所学。

宋应星引沈烈等人至一张巨大的云州舆图前,随即给沈烈几人说起云州近来来的各项开支调度。

图上以不同颜色标注着人口密度与田亩开垦情况。

他取过一本厚厚的册簿,接着说道:

“自三年前突厥败退,云州百废待兴。蒙陛下信重,委臣以守土之责,臣不敢有片刻懈怠。如今云州,或可称得上‘疮痍渐平,元气初复’。”

他翻开册簿,指尖点向一组数字。

“首要在于人口。三年前云州在册户数仅存两万一千户,口不足九万,多是老弱妇孺,十室九空,绝非虚言。”

“去岁秋末重造黄册,现有四万三千户,计十八万七千余口!除自然滋生外,多数是陆续返乡的流民,更有不少是从中原、山南道迁来的新户。臣仿效古人‘授田编户’之策,凡落户者,每丁授荒田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