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侯一听这话就囧了:“刘主任,我们又不是数学系,整这些虚头巴脑的干嘛?”
“不是数学系就不能学习学习外国数学家的宝贵经验了?”
刘主任这么一说,赵小侯总感觉怪怪的,但又找不到什么可反驳的。
到了小侯科技公司,公司员工们看到赵小侯回来更为热情,甚至于有好几个刚进公司不久的妹子,看到赵小侯的眼神那是一个崇拜加敬仰。
这都给赵小侯看得以为自己已经被挂在墙上了一般。
还好,到了实验室,米来娣等人表现得还算正常。
唯独那几个已经开始读硕士的杂工,兴奋不已的找赵小侯要了签名。
好吧,这似乎让赵小侯找到了那么一丝丝当明星的感觉。
不管是公司还是实验室,一切运转正常,赵小侯这趟出国,虽说沉浸在数学海洋的感觉很舒服,但精神上也感觉有些疲惫。
他准备好好的休息几天,然后再慢慢的研究bSd猜想。
但第二天,刘主任又跑来找他了。
“什么?公民日报要对我进行专访?这个有点太夸张了吧?”
赵小侯当即就被刘主任带来的消息给震惊了。
虽然他感觉自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事情,的确很牛,但公民日报可是大夏国内第一大报刊,政府宣传咽喉,能够被公民日报专访的人,几年都出不了一个。
赵小侯之前压根就没有想到自己的影响力会大到这个程度。
“明天专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形象啊,采访你的问题都是经过审核的,你不用担心,但也不能乱回答......”
赵小侯感觉此时的刘主任就好似一只聒噪的老鸦,在他耳边不断的吵闹着。
如果不是看他是长辈,是师长的话,赵小侯真的想要让刘主任闭嘴,最好是贴上一张胶布!
次日专访的时候,赵小侯表现得很到位,毕竟这是他之前梦寐以求的事情啊,打响自己名气就在此刻。
那位年轻漂亮的美女记者肯定是不懂数学的。
所以提出的问题主要就集中在赵小侯的读书经历、家庭乃至于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意义等等之类上。
赵小侯自然不可能将自己高中玩游戏玩得学业崩塌的事情给说出来,他将这些归结于一点,自己智商太高导致的后遗症。
为什么呢?
因为高中的功课对于他来说,太简单了,学习起来很没有意思。
所以他成绩才会那么差。
但考虑到父母的殷殷期望,自己为国为民的远大抱负,所以在高考前的几个月时间里,他方才重新捡起书本,最终以满分的成绩入读青花大学。
不得不说,光这么一段描述,那位美女记者的眼睛就瞪圆了。
毕竟任何人听到这里,都会感觉对方太装了。
但如果考虑到对方是一位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家,那么这份装似乎又是合情合理。
至少美女记者在脑海里回想了一下自己的高中生涯,将自己和赵小侯置换了一下,然后就得出一个结论,以自己的智商,绝对不可能在高三那几个月时间里就将稀烂的成绩给拉到满分。
好吧,实际上就算成绩不稀烂,也没法高考满分啊!
之前不就有人说了吗?
努力加环境可以考到560分以上。
努力加一点点天赋,可以考到600分以上。
但想要考到660分以上,就不只是努力可以解决的了,而是需要天赋。
想要高考满分,那就得天赋绝顶!
大夏立国这些年,除了赵小侯以外,就没有一个高考满分的。
由此可见其智商的强大。
至于自己的家庭,赵小侯也给自家老爹老妈吹嘘了一下,什么家庭氛围和谐(都叫上小固固,小红红了,能不和谐吗?),什么老妈智商高(能够这么多年炒股不亏损,智商不高?),什么老爸给予了自己厚重的父爱等等之类。
至于更多的信息,赵小侯就不肯说了。
他怕老爹老妈的生活受到影响。
反倒是哥德巴赫猜想,45分钟的专访,他足足说了30分钟。
即便他已经用尽可能通俗的语言去描述自己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过程,但时不时蹦出来的数学符号,依然让那位美女记者双眼出现了蚊香圈。
没法,人家当初大学学的是新闻学,和数学压根就不沾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