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

关灯
护眼
第369章 碳纤维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因而在十多分钟之后,透明的碳纤维生成皿内就生成了一些黑色的丝状物。

赵小侯随即就将这些黑色丝状物从器皿内捞了出来,用电子显微镜对它们进行观察。

观察的结果是碳纤维的确形成了,但碳纤维的微小结构让赵小侯并不太满意。

大多数碳纤维的微小结构都有些杂乱无章,其抗拉强度并不高。

当然,这仅仅只是开始。

赵小侯还没有找到碳纤维各种结构所需要的高频震荡规律。

这个就需要时间来慢慢积累和总结了。

因而接下来的一整天实验,他都没能找到规律。

只能让1号智能AI将所有数据收集之后,进行验算。

等到下班的时候,1号智能AI得出的结论则是至少还需要进行6000场实验,才可能找到其间蕴藏的规律。

6000场实验?

赵小侯算了算今天自己做的实验,由于实验结束之后需要对碳纤维进行观察等等事情,一场实验就需要23分钟。

今天他一共也就只做了30场实验。

也就是说,如果他自己一个人来做,至少需要200天,才能够将实验做到能够总结出规律的程度。

看来自己一个人搞不定了。

他哪里有那么多时间浪费在这实验上?

不过他也不需要拉人,1号智能AI现在完全可以满足实验的需求。

唯一的问题就是碳纤维生成皿的数量不够。

但这个也很简单。

赵小侯随即就是一个电话打给了采购部的总监,让其采购一批原材料,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实验楼。

当然,这个最快也需要一天时间。

这一天多时间,赵小侯就给自己放了个假。

次日早上起来,吃了早饭,就拉着李飞,一人一根鱼竿,坐在回水湾一棵大树下就开始钓鱼。

钓鱼对于他来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放假。

看书什么的,实际上还是在学习,不算放假。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