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AI技术是伴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而发展的。
但在系统的区分里,蓝星现有的AI技术真的很低级。
而硅芯片计算机也就只能支撑AI技术发展到8级。
想要将AI技术突破到9级弱智能,就必须拥有算力更为强大的计算机。
而科研辅助智能AI则是被系统划分为中智能范围的。
当然,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当初的兑换价格就不会那么贵了。
并且如果当初赵小侯没有研发出锗碳芯片的话,那么这个兑换价格可能会更贵,达到十多万点都有可能。
因而他现在需要先将锗碳计算机给打造出来。
那个锗碳芯片园区的一期工程已经完全竣工,250纳米锗碳芯片生产厂已经正式投产快一年了。
其这一年产出的250纳米锗碳芯片也都只有少部分流入市场,大部分则是被急需提升计算机性能的军工单位,科研单位以及航天部门给采购了。
这并不奇怪,高性能芯片在军事,科研,航天等等多个领域里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别的不说,就拿战斗机使用的空对空制导导弹来说,其上的芯片性能越高,那么其在追踪敌人战机的时候,就越不容易出现错误判断。
当然这里摆开了来说的话,至少几万字说不完的。
现在锗碳芯片公司正在和小侯科技公司谈判,想要买断180纳米锗碳芯片的专利技术。
这个事情之前,也报给了赵小侯。
虽然现在尚未谈判结束,但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在200亿以上。
这还是赵小侯特别给公司的谈判人员打了招呼,让他们不要要价太狠。
否则的话,以180纳米锗碳芯片的性能,要价300亿以上都不是问题的。
毕竟这个180纳米锗碳芯片的性能仅仅只比7纳米的硅芯片差上一些。
但这锗碳芯片由于是圆形结构,其体积却要比硅芯片小上很多。
要知道光是大夏国内的7纳米硅芯片市场,就超过了2300亿大夏币!
并且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汽车,无人机等等设备对7纳米硅芯片的需求量不断暴增。
这也使得大夏国内对7纳米硅芯片的需求也是在不断增长之中。
如果买断了180纳米锗碳芯片的专利,等到生产出来,必然能够在这片蓝海里吃下最肥沃的一块。
当然,赵小侯在看了锗碳计算机的技术资料之后,就明白了一点。
将锗碳芯片当成硅芯片来使用,实际上等于浪费了大量的算力。
因为硅芯片的结构是薄薄的一片,而锗碳芯片则是一个小圆球。
锗碳计算机就是利用了锗碳芯片的圆形结构,在锗碳计算机上,锗碳芯片的性能会比在普通计算机上强出80%以上。
也就是说,在普通计算机上,180纳米的锗碳芯片比7纳米硅芯片的性能还差一些。
可放在锗碳计算机上,其性能就远远超过7纳米的硅芯片!
当然,即便是有了锗碳计算机的技术资料,赵小侯也不可能委托任何一个厂家帮自己生产锗碳计算机的。
第一台锗碳计算机只能由他自己来生产。
次日上午,赵小侯吃过早饭就去了公司,宣布在实验楼的第五层楼搞个计算机实验室。
不管是搞锗碳计算机还是科研辅助智能AI,他都需要一个实验室。
将采购部的人叫到自己办公室,赵小侯就开了一张清单,上面写满了需要采购的各种设备仪器。
搞计算机实验室可不是采购一堆电脑回来就可以的。
当然,国内很多计算机实验室就是采购一堆电脑,路由器,服务器的,但他们这种计算机实验室主要是为了开发系统等等之类的软件工程。
而赵小侯这个实验室采购的则主要是什么万用表,示波器,逻辑分析仪等等一大堆用来测试硬件的仪器。
当然,还有一些金属加工的小型机床。
只不过不管他采购什么设备工具,这次采购消耗的资金较之之前那些项目是很少的。
因为他所需要的一些设备,都需要自己来打造。
至于实验室的人手,赵小侯也没有去找青花计算机系主任联系什么大手子,而是将李英楠和周云飞给叫了过来,然后又从计算机系招了几个杂工,就算是齐活了。
因为他搞的一些东西,并不太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