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关灯
护眼
第607章芝麻与西瓜求五星好评用爱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第607章芝麻与西瓜(求五星好评,用爱电,谢谢大家)(第12页)

‘化整为零,聚零为整’,我们的后勤补给,为什么一定要摆成敌人一眼就能看穿、集中的大兵站?

我们不能学习当年对付鬼子扫荡的办法吗?

把物资分散储存在无数个隐蔽的‘堡垒户’、‘秘密交通站’里?

在朝鲜,就是把补给点分散到无数个连我们自己人都需要地图才能找到的山沟、密林里。

让敌人的空中优势,像重拳砸在棉花上,无处着力!”

最后,他拿起代表“工兵”

和“民兵”

的标识。

“第四条,破。”

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那些关键桥梁和公路上,

“我们没有那么多反坦克地雷,但我们有炸药。

在必要的时刻,必须毫不犹豫地炸毁桥梁,破坏关键路段。

这不是破坏,这是在给敌人的坦克集群设置‘断头台’。

要让他们的机械化优势,在朝鲜的山地里,彻底挥不出来。

路没了,他们的坦克就是一堆废铁,他们的卡车就得趴窝。”

“当年为了阻挡鬼子汽车,我们扒过多少铁路、公路?破坏过多少桥梁?

今天,面对更依赖公路网的美军,这一手更要坚决地用,更要巧妙地用。

不仅要破路,还要在他们可能绕行的地方也给他破了。

要让他们的车轮子陷在朝鲜的泥泞里,让他们所谓的机动优势,变成一场噩梦!”

他放下手中的标识,目光灼灼地看着台下:“同志们,‘藏、阻、散、破’,这不是我陈朝阳凭空想出来的。

它是我军几十年革命战争经验,用无数先烈鲜血凝结而成的智慧。

过去,我们用它们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和反动派。

今天,在朝鲜,面对更强大的敌人,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抛弃这些传家宝,而是把它们升级!

用更坚固的工事来‘藏’,用更精准的指挥和更顽强的分队来‘阻’,用更科学、更隐蔽的分布式后勤来‘散’,用更彻底、更专业的工程爆破来‘破’。”

“我们暂时失去了某些优势,但我们绝不能丢掉我们最核心、从战火中淬炼出来的军事思想灵魂。

我们要用这套升级版的‘老办法’,‘穷办法’、‘土办法’,去对付敌人的‘新家伙’!”

我们没有他们富裕,但我们可以比他们更灵活,更能忍耐,更懂得如何在这片土地上生存和战斗。”

“这套战法的核心,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就是一句话: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你挥你的飞机大炮,我挥我的夜战、近战、土工作业和穿插分割。

在全局上我们处于劣势,但我们可以在局部,通过我们的智慧和牺牲,创造出暂时,属于我们的优势。”

这番将崭新战术与辉煌战史紧密联系的阐述,让台下所有学员,无论来自哪个野战军,

无论有何种经历,都产生了深深的认同感和强烈的共鸣。

一种更深层次的释然和振奋,开始在人群中弥漫。

自志愿军入朝作战八个月来,一种复杂的心态在不少指战员,甚至是一些高级学员心中悄然滋长畏美情绪。

这种情绪是源于一个刚刚从废墟中站起来的农业国,面对世界头号工业强国那近乎无限的钢铁洪流、遮天蔽日的机群时,所产生的直观而沉重的认知冲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07章芝麻与西瓜(求五星好评,用爱电,谢谢大家)(第22页)

许多人,哪怕是身经百战的英雄,内心深处也不免萦绕着一个疑问:

我们打鬼子、打老蒋的那一套,在如此强大的敌人面前,真的还管用吗?

是不是过去的经验都过时了?

正是这种潜藏的自我怀疑,使得第五次战役的失利带来的不仅仅是痛惜,更有一丝“果然如此”

的无力感。

仿佛印证了那种“绝对力量面前,一切技巧都是徒劳”

的悲观论调。

而陈朝阳此刻的剖析,正切中了这个心结。

他没有否定敌人的强大,而是冷静地将其优势拆解为“信息权”

与“机动权”

他没有鼓吹用血肉之躯去硬撼钢铁,而是旗帜鲜明地指出,

要用我们最擅长的“藏、阻、散、破”

去削弱、剥夺敌人的优势。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