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十七集 箭射天子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深闺寂寞,怀念诸儿,病势愈加。

便在此时,齐僖公允许鲁桓公请婚喜信报入内宫。

宫女前来贺喜,文姜闻报心下稍舒,喜上眉梢,病觉渐愈。

鲁桓公三年,鲁侯亲至嬴地,与齐侯盟会。

齐僖公感其殷勤,许以九月婚期。

鲁侯遂于嬴地纳币,视常礼加倍隆重。

诸儿闻妹子文姜将嫁他国,狂心复萌,使宫人以送花为名,暗寄情诗于文姜。

情诗云:桃有华,灿灿其霞;当户不折,飘而为苴。

吁嗟兮,复吁嗟。

文姜复诗:桃有英,烨烨其灵;今兹不折,讵无来春。

叮咛兮,复叮咛。

诸儿细读答诗,知道妹子文姜有心于己,想慕转切,心痒难搔,只恨无由成其好事。

光阴荏苒,转眼婚期已至。

鲁桓公使上卿公子翚至齐,迎取文姜。

齐僖公以爱女之故,欲亲自送亲至鲁;诸儿闻之,以为机会难得,遂请命于父亲。

诸儿:父亲,我妹适配鲁侯,此诚美事。

但鲁侯既不亲迎,父亲辈份居尊,若亲自送女,是违制也。

孩儿既为长兄,愿代父亲一校

僖公:鲁乃礼义之国,既派上卿至齐,其国君必中道迎亲,正是恐劳为父入境。

我既许以亲自送女,岂可失信于鲁?不可不往。

诸儿闻言,默然而退,姜氏亦如有所失。

吉期已迫,文姜别过六宫妃眷,到东宫来别哥嫂。

诸儿整酒相待,四目相视,各不相舍,只多了世子妃在坐碍眼。

酒宴已罢,文姜辞兄出宫。

齐僖公便命诸儿守国,亲送文姜进至鲁境。

鲁侯果然在边境迎亲,见岳丈亲送女至,遂叙以翁婿之礼,设席款待,对于齐侯从人,皆有厚赐。

僖公辞归,鲁侯引文姜到国成亲,十分爱重。

自此齐、鲁亲密,经为盟国。

按下齐鲁,镜头转换。

洛邑王城之中,周桓王登基坐殿。

周桓王闻闻郑伯假命伐宋,心中大怒,遂使虢公林父独秉朝政,以排挤郑庄公。

郑庄公心生怨恨,五年不朝。

桓王欲亲统诸侯联军征伐郑国,召集群臣商议。

虢公林父:郑伯累世作为周室上卿,只因大王夺其政务权柄,是以不朝。

若依为臣之计,且宜下诏征其入朝,不必自往征伐,一旦失利,必亵威。

周桓王:寤生欺朕,非止一次;朕与其誓不两立,卿其勿阻!

桓王十三年,子下达檄文,布告下诸侯,免去郑庄公在朝中司徒之职,列其罪校乃率周、蔡、陈、卫联军,大举讨伐郑国。

传旨官:奉子诏旨,郑侯不朝,出兵伐之。

使虢公林父为右军之将,统率蔡、卫两国之兵;周公黑肩为左军之将,统领陈国之兵;子自统中军,以为左右策应。

众臣诸将:喏!

郑庄公闻子来伐,急召群臣,计议应对之策。

大夫公子元率先进言。

公子元:以臣战君,于理不直;若不能免,则宜不宜迟也。

臣虽不才,愿献一计,必胜王师。

郑庄公:请道其详。

公子元:我闻王师分为三路,虢林父居右,周黑肩居左,王居郑我亦分三路军以应:左右二师皆结方阵,主公自率中军,以当周王。

郑庄公:以三路军对三路军,有何称奇!

如此布阵,便可必胜乎?

公子元:同是三路,先后大异。

王师左路陈师,陈佗弑君新立,国人不顺,勉从征调,其心必离。

主公若令右军先犯陈师,出其不意,必然奔窜。

其右路蔡、卫之师,既闻陈师败绩,亦无斗志,必即溃散。

我军然后合三路兵,以攻王卒,万无不胜之理。

郑庄公:卿料敌如指掌,可谓子封不死。

高渠弥:臣有鱼丽阵法,可保必胜。

郑庄公:哦?也请道其详细。

高渠弥:末将鱼丽阵法,以甲车二十五乘为偏,甲士五人为伍,每车一偏在前,甲士二十五人随后,塞其阙漏。

车伤一人,伍即补之,有进无退。

极坚极密,难败易胜。

郑庄公:奇哉,善也!

便依将军,选拔勇士,演练阵法。

高渠弥:喏!

三日之后,周桓王率联军至葛,郑庄公出迎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