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四十九集 孟姜哭夫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回,休误行期!

杞梁回城,以其事归告其母,并不愿受人轻看,欲拒绝从征之事。

杞母闻言大怒,厉声责道:汝生而无义,死而无名,今奉君命,岂可逃乎!

杞梁喏喏而退,来至华宅,将母亲之言述于华周。

华周闻而自惭:子母乃乡村之妇,犹曰不忘君命,我为齐之勇士,岂敢忘乎?

遂不再计较一时荣辱,与杞梁辞别家人,持械出城,共车奉命。

休兵数日之后,齐庄公留王孙挥统军屯扎边境,单用“五乘之宾”

为将,命于军中拣选精锐三千,皆衔枚卧鼓,往袭莒国。

大军将,华周、杞梁出列施礼:我二人初入军伍,为报主公不弃,自请单车在前。

齐庄公:许卿所请,且须在意。

二人奉命登车,刚欲启行,军伍中忽有末卒挺身而出,口中叫道:壮哉勇士!

某乃无名之卒,临淄人隰侯重也。

愿随二位将军为车右,不知尚肯提挈否?

华周道:既敢恃勇,有何不可?

隰侯重大喜,向庄公先行军礼,而后将身一跃,跳上战车。

华周、杞梁、隰侯重三人遂同一乘,上建旗鼓先,遥遥在前,风驰以进。

齐师动,早有细作报入莒国。

莒侯黎比公闻报齐师将到,遂命众将紧急布防,并亲率甲士三百人,巡警至郊。

华周驱车而至,见莒军在前,瞋目大呼道:齐军到此,谁敢与我决斗?

叫声犹如雷鸣,莒兵皆吃一惊。

黎比公见其单车无继,差些失笑,便使甲士围之。

黎比公喝道:有能生擒此三将者,孤必重赏!

华周与杞梁对视,顾谓隰侯重道:子不必出战,只可击鼓助威,我二人不死勿休!

言罢二人下车,各挺长戟,冲入敌军阵郑两条大戟抡开,犹如一双乌龙,遇者辄死,挨上带伤。

未过一顿饭时,莒国三百甲士被杀近百,余者只在远处呐喊,不敢上前。

黎比公叫道:二将军虽勇,岂能敌我数百之众?弃械投降,分茅裂土,封为大夫!

华周答道:去国归敌非忠,受命背之非信。

莒国之利,非臣所知!

杞梁亦答:齐国之士,只可战死,岂肯降敌!

二人言毕,奋戟复战。

黎比公见其二人勇不能当,引军还走,回入莒都,拒城以守。

华周、杞梁获胜,复登战车,与隰侯重正欲追击,齐庄公大队已到。

庄公见满地皆是莒国将士死尸,知道三将独战得胜,大喜道:将军之勇,真下罕樱寡人愿分茅裂土,封二位将军皆为大夫。

华周答道:主公即立五乘之宾,无我二人之分,是嫌我等不勇;今又以利许之,是污我二人品校深入多杀,乃为将之本等之事。

若齐国之利,非臣所知!

昂然罢,乃与杞梁弃车步行,直逼莒都,立至且于门外。

黎比公站立城头,见二人独身来战,便下令道:众军于狭道掘沟炙炭,举火阻敌!

一声令下,城外深沟中炭火高举,腾腾焰。

华周与杞梁见其沟宽,不能徒步跨越,由是止步。

正在为难之际,忽听背后马蹄声响,回头看时,却见隰侯重驾车飞驰而至。

隰侯重停下战车:我闻古士捐生扬名,今日是也。

吾虽不勇,能使二子逾沟。

乃仗楯下车,纵身入沟,连楯牌伏身于炭火之上,喝道:疾踏我背,越过沟壑!

华周、杞梁依言踩楯逾沟,回顾隰侯重时,已被烧焦成炭。

黎比公见二将跨越火沟,心胆俱裂,急召善射弓手百人,伏于城门左右,一齐攒射。

刹时之间,百矢齐,二将进退失据,如何躲避?身上皆中数十箭矢,仆倒在地。

黎比公下令开城,派兵外出查看。

只见杞梁咽喉中箭,早已死去;华周虽然浑身是箭,血透征衣,气犹未绝。

莒人遂弃杞梁不理,擒执华周,载归城郑

直到此时,齐庄公才引大军来至,列阵于且于门外。

因见华周等三人俱死,不由大怒,便欲挥兵攻城。

便在此时,却见城头举起白旗,继而城门开启,一乘马车疾驰而出。

车上站立一人,挥旗高呼:齐军休要放箭,奉莒国寡君黎比公之命,求和请成!

齐庄公止住放箭,令莒使入阵来见。

莒使跳下战车,徒步入阵,上前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