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七十六集 同门相残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下山之时,恩师菊花之占,于是仰长叹。

庞涓:贤弟所叹何来?

孙宾:此乃数,不可逃也。

临下山时,吾师曾云虽有残害,不为大凶,便指今日之事。

以师父通彻地之能,尚不能为我免祸,况师兄乎?今弟能得保领,亦全仗师兄之力,只可感铭肺腑,又岂敢怪罪!

庞涓闻罢,故作悲伤,转过身去。

遂唤刀斧手行刑,嘱令道:手下留情,休使师弟多受苦楚。

刀手领命,将孙宾手足紧紧绑住,掇起牛耳尖刀,咔嚓两声,剔去双膝盖骨。

孙宾惨叫连声,晕死过去。

又以针刺面,作“通当二字,以墨涂之,便永不消逝。

庞涓假意伤悲,将孙宾养于己府月余,创口渐复,只是膝盖已失,再也不能起立,便成废人。

可恨!

同门相残,无过于此。

孙宾既成废人,想起恩师临别之嘱,深感数难逃,造化弄人,于是便于己名“宾”

傍加“月”

,改名孙膑,以志今日之辱。

因见终日擎受师兄庞涓三餐供养,又恐其受己连累,惹怒梁王,心下甚不过意。

庞涓见此,再三劝慰,又故作善解人意,反求孙膑:些许供养,算得甚事?贤弟若果心下不安,何不将乃祖兵法十三篇默录成书,以授愚兄?倘若兄能仗此建功立业,也能在诸侯间遍传贤弟大名,不亦美哉!

孙膑慨然应允,便索木简,默诵缮写。

因当时尚无笔墨砚纸,全靠刀笔刻于竹简,虽曰文事,亦是体力之功。

孙膑双膝既残,两足不便,长眠短坐,每日也只写得二三策,进展甚缓。

庞涓心急,以探望伤情为名,每日倒要跑上十几趟,焦躁之情溢于言表。

孙膑愈加过意不去,遂夜以继日,忍痛而为。

这日晚间,窗外月光如水,院中浓荫匝地,不觉间已至中秋佳节。

孙膑眼望空明月,忍不住引动思乡之情,洒下几滴伤心之泪,暗道:若依我师之言,此身日后当还有大用。

且不知何日才能脱却此厄,回车故乡齐国,复睹村头池边之月?

门帘挑处,婢女秋月手端托盘入内,躬身施礼:今日中秋佳节,奉家主之命,来给将军敬献香茶细点,权作点心充饥。

孙膑抬头见是秋月,笑道:有劳师兄费心,又劳动秋月姑娘,着实过意不去。

一边着,以手掇起盘中一块糕饼,含在口中,喃喃道:秋月,秋月。

此正是,秋月不知离人苦,兀自透窗洒榻前!

秋月听他得凄苦,轻声问道:敢问将军,这兵法尚需几时录完?

孙膑:我今为刑囚,将军之称,姑娘叫不得矣。

若这兵法,再有半月之功,便可缮就。

请转告你家主翁,休要心焦。

秋月轻启嘤唇:哪个是在催你?那人嫌你慢,我却怕你太快。

孙膑不由一怔,问道:此却为何?

秋月:先生既是神仙门徒,果就看不出其中蹊跷么?

孙膑:有甚蹊跷?

秋月:先生与我家主既是同门师兄弟,便真不知其为人本性?

孙膑:姑娘此言何意?

秋月:先生进入大梁之日起,我家主便镇日眉头不展,唉声叹气,必将先生除而后快,先生竟丝毫未曾察觉?依婢子看来,先生倒不似鬼谷门徒,只像这府前拴马桩橛!

孙膑听罢,打个寒噤,手中刀笔落在案上。

又侧头看向空寒月,良久不语。

秋月又冷笑道:人家刖你膝骨,你心中反倒感激;刑毕给你疗伤,你又甚不过意;索你家传秘籍,你又欣然相送,且犹恐录得慢了,人家心中焦躁。

我看你这人啊,其实比那拴马桩橛还要不如。

孙膑:姑娘口下,尚需留情。

秋月:已留情多矣!

那拴马桩橛任人捆来系去,虽是非其所愿,倒也毫无痛苦。

先生如今心甘情愿,替人家抄录兵法,只怕知道真情以后,怕不会火冒三丈,以命相拼!

孙膑:内中有何隐情?便请姑娘直言相告,孙膑感激不尽。

秋月:婢子专喜打抱不平,这便实言相告。

家主对你表面爱护,内实相忌;口称师弟,腹中藏剑。

你道里通外国重罪,大王却为何还要留你性命?

孙膑不由怔住,低头看看所录兵法,若有所悟。

秋月不待孙膑回答,自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