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
不日尽得魏国虚实,当图归计,以效齐王可也。
寄书齐都不便,望兄代为转达。
于是怀揣伪书,入朝私见惠王呈之。
梁惠王:此书何来?
庞涓:为臣所荐非人,其罪非!
孙宾实乃齐之谍间细作,因深夜遣使送书,被臣手下门军所获。
孙宾虽为同门师弟,但臣心向魏国,岂敢私匿不报!
惠王览书已毕,叹息道:常言一山不容二虎,果然不虚。
卿既在魏,孤留孙宾无用。
不如释其归齐,亦可全你同门之情。
庞涓闻言,吓了一跳,再拜奏道:大王不可!
且不论孙宾仕魏经年,已尽知我魏国虚实。
便因其才只在臣上,不在臣下,若一旦归掌齐国兵权,来伐我国,则必难担即便其势相当,两军相交,我魏卒亦必多有杀伤也。
孙宾绝不可释,其间利害,惟大王慎思之!
梁惠王:孙宾乃鬼谷门下,应我召聘而来。
今若遽然杀之,恐下志士心寒。
卿既与其同门之谊,可代寡人往劝留之。
若能留便好,执意要去,可报寡人。
庞涓既奉梁惠王之命,心中已有主意,遂至孙宾府第,故作若无其事,轻松形态。
孙宾:师兄因何夤夜而至?
庞涓:闻贤弟近有家书寄至,有诸?
孙宾未知其意,顺口答道:有之。
家兄来书,命我回家探亲。
庞涓:贤弟不似为兄,人在异乡,半载不归,着实不近人情。
来日上朝,贤弟可奏请主公,便请月余假期,还家稍加看顾。
若方便时,可将家属一并接来,为兄自有宅第相赠。
孙宾信以为实,心下感动,转念又想:何不趁此机会,便往临淄走上一遭,探看兄长家书中所,是否确有其事?
口中却道:兄弟初至魏国为官,便即请假归省,惟恐主公不允,反而见疑。
庞涓道:不妨。
近来国中无事,贤弟试请,愚兄当从旁力赞,为贤弟进言。
孙宾拱手深揖:全仗师兄玉成此美。
庞涓离开孙府,立即转回宫中,向惠王献谄:臣遵王命,前往劝留。
哪知话刚出口,其便惊慌失措,想是已觉阴谋败露,恐隐藏不住。
梁惠王:其意如何?
庞涓:其决意以请假还乡为名,背魏归齐,且请臣为其遮掩。
惠王听罢,信以为实,心中怒气暗生。
次日早朝,孙宾果然上表,乞假月余,还齐省墓,探视家人。
梁惠王答复:准卿所请。
只往军师府办理通关文牒,便可起身。
孙宾大喜谢恩,暗自感激师兄大力作成。
当日朝散,孙宾还家收拾行李车仗已毕,便来军师府中办理通关文牒事宜。
门军接入,登堂入室,庞涓离座相迎。
正要落座叙话,忽然王府中使者来至,宣读王谕:孙宾私通齐使,今假作省亲告归,显有背魏向齐之心,有负寡人委任之意。
命削其官秩,便着军师府拘审问罪。
孙宾闻诏,便如晴霹雳,愣怔当地。
王使命将孙宾上绑,庞涓故作惊讶。
庞涓:此中必有冤情!
待我进宫,问个敦。
安慰孙宾数语,立即登车进宫,来见惠王,故作仗义进言。
庞涓:孙宾虽犯死罪,但若杀之,需于我鬼谷仙师面前,不好看相。
且鬼谷门下兵家弟子众多,遍布诸侯列国,若齐来问罪,必遗魏国大祸。
梁惠王:若依卿计,便当如何?
庞涓:请大王法外开恩,处以膑刑。
使其不能复为诸侯效力,岂不是好?
梁惠王本来无意杀死孙宾,惹麻烦上身,于是就坡下驴:你自处置,不必再奏。
庞涓领命出宫,复回府中,与孙宾抱头痛哭:齐王欲拜师弟为相,你如何不早对我?若是昨日实言,为兄也可拼却这条性命,暗送你出国。
今既落王手,兄无能为力矣!
孙宾闻言,心知无幸,遂惨笑道:我命如此,复有何言!
庞涓慰道:贤弟休要丧气。
我以身家性命力保,幸魏王听我,不害你性命,只命处刖足黥面,终生不得离开魏国。
不能使贤弟免于刑罚,愚兄无能,贤弟休怪!
孙宾闻此,忽然思及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