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汉武帝好道,便对众徒道:为师早在先秦之时,便自安期先生处获得炼丹秘方,但因家穷,买不起金石草药。
今即子好道,我欲求皇帝资财炼丹,岂不可乎?
众徒闻此,无不称善。
李少君遂率徒西至长安,将炼丹秘方上呈子:丹砂可炼灵药,服之成仙。
百年之前,贫道曾在海上遇到仙人安期生,常食火枣,其大如瓜。
汉武帝大喜,当即赏赐李少君诸多金帛,命其炼丹。
李少君曾与武安侯宴饮,座中有一老者,已经九十多岁,甚以长寿自负。
李少君问其姓名家世,老者傲然告之。
李少君笑道:我曾与公之祖父夜饮,彼时公且幼,故我识你。
老者不信,因问:仙师曾在何时何地见我祖父,其何相貌?
李少君乃其祖父相貌,竟然分毫不差。
老者张口结舌,在座诸客无不惊奇。
汉武帝案头有件古旧铜器,李少君见之,便对皇帝言道:贫道认识这件铜器。
春秋之时,臣往临淄齐宫,曾见齐桓公将其摆在床头。
武帝细看铜器上刻字,果是春秋时齐国所铸。
由此推算,李少君至少寿至数百岁矣。
但观其相貌,看似只有五十来岁,脸色红润,皮肤光滑,牙齿便似少年。
王公贵族闻此,由是相信李少君果有长生之术,万分敬仰,所赠金钱,堆积如山。
李少君遂购丹砂原料,终于炼成仙丹,呈献子。
汉武帝:搐服之,有何效果?
李少君:此乃长生不死灵丹,其效如神。
然陛须除骄奢淫逸,禁止纵欲,并息征伐。
更要杜绝喜怒无常,以致国中常有杀头重刑。
不依臣言,则搐无效,大道难成。
汉武帝为求长生,一一应允。
李少君乃告知服药之方,然后辞帝而出。
当夜汉武帝服食仙丹,然后入睡。
瞑目未久,便即入梦。
梦见自己与李少君一起,登上河南嵩山,有神仙持旌骑龙,从云中而降,对李少君:太乙真人有请,不可耽延。
李少君应诺,遂与仙使共同乘龙上,瞬息不见。
汉武帝惊醒,对近臣道:朕夜梦李少君离我而去,尔等去探问!
近侍领命出宫,不久还报:李少君病重卧床,其状将死。
武帝不信,急命排驾出宫,亲去道观探视。
进入内室,果见李少君形容枯槁,堪堪待死。
李少君见子亲来,甚是欣慰:陛下若是不来,炼丹秘方便当绝传矣。
于是便秘方,请内侍记于竹简。
但只数语,还没完,忽然断气,人已死去。
近侍奏帝:秘方未完,仙长少君已死。
武帝喝道:少君分明是被太乙真人唤去,何言死耶?可惜炼丹仙术,不得其传!
乃命厚殓,葬于城郊。
李少君刚要入殓,尸体忽然不见,只余衣服在棺,如同蝉蜕。
治丧官员不敢隐瞒,上报子。
汉武帝愈信李少君已登仙界,并大为后悔,未向其求教更多道术。
朝议郎董仲躬与李少君交厚,因一向有病,身体消瘦,气血不足。
李少君生前曾留以三副药丸,命其服之延寿。
董仲躬为人刚直,不信丹药道术,因此不肯服食。
李少君仙化之后数月,董仲躬随即病重,堪堪将死。
家人力劝,试服其药,董仲躬从之。
未料只吃半副,重病立痊;服完一副,复觉精力充沛,胜似少年。
董仲躬这才相信,世间果有长生不死之术,于是辞官,入山学道。
于是便在终南山中结庵而居,与松鹤为伴三十余载,头不白,牙齿不落,精力旺盛,寿至八十余岁而终。
期年之后,汉武帝宠姬王夫人亡故。
武帝思念不已,以至寝食俱废。
齐人少翁求见,声称可以施展鬼神方术,夜半作法,招来王夫人阴魂,复与子相会。
武帝大喜,便依其,夜半三更,摒去侍从,独坐帷幕之中等候。
将至四更,王夫人身影果然出现幕后,言谈举止,皆如生时,只是不能近前亲热。
五更鸡鸣声起,王夫韧泣告辞,忽然不见。
武帝叹道:如梦似幻,是耶非耶?
遂对齐少翁重加赏赐,封为文成将军。
齐少翁又奏:若依贫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