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归!
边歌边舞,泪下纵横,于是同苏武永别,此生再不相见。
翌日汉使告辞,单于召集苏武旧日部下,俱令使归。
当初苏武出使之时,随行斥侯、士卒百余人。
今除以前已经投降和死亡者,跟随回归长安者,只剩寥寥九人而已。
汉昭帝始元六年春,苏武回到长安。
昭帝见到苏武,大为感动,命其携带祭品,前往拜谒武帝园庙,以为复旨。
祭罢先帝还宫,遂官拜典属国,俸禄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官田二顷,住宅一处。
常惠、徐圣、赵终根等随行部下三人,都官拜中郎,赐丝绸各二百匹。
其余六人因年老返乡,各赐钱十万,终身免除徭役。
画外音:当此之后,苏武只与李陵书信往来而已,平生再未见面。
李陵于元平元年病死,终老于异国他乡,寿止六十一岁。
自其投降直至病故,共在匈奴生活二十余年。
镜头转换,复汉朝之事。
汉昭帝刘弗陵登基为帝,遵照武帝遗诏,由大将军霍光主持国政、录尚书事;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为其副手,次年改元为始元。
始元元年九月,金日磾病逝,终年四十九岁。
汉昭帝为其举行隆重葬礼,赐给安葬器具及坟地,用轻车军士为其送葬,军队排列直到茂陵,赐谥号为敬侯。
霍光掌握朝廷大权,继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减轻税收劳役,国事井井有条。
左将军上官桀与霍光同为托孤辅政大臣,但却与其子上官安一起,联合汉武帝之女盖长公主、燕王刘旦,以及辅政大臣桑弘羊等,共同结成同盟,反对霍光。
这一日,因打听到霍光休假在家,未曾上朝,上官桀遂假托燕王刘旦名义,向汉昭帝上书,诬陷霍光怀有不臣之心。
同时与桑弘音内外接应,做好准备,打算一举擒杀霍光。
镜头闪回,叙述上官安与霍光结仇经过。
上官安乃是霍光女婿,娶其长女为妻。
霍光长女为上官安生有一女,名曰上官氏。
上官安欲使上官氏为皇后,请求岳父,未料遭到霍光极力反对;于是转走盖长公主门路,成功实现目的,送女入宫,立为皇后。
上官家族为回报盖长公主,复欲将公主情夫丁外人封为列侯,任职光禄大夫。
霍光此前向来反对上官家族亲戚封官,此番也是严辞驳回。
双方因而结怨,成为政担
昭帝虽然年仅十四岁,但识破上官父子阴谋,对其诬陷劾奏霍光,向来不予理睬。
继又诏谕群臣,如再有人上书毁谤霍光者,务必追究到底。
上官桀等人见无法从昭帝处下手,干脆铤而走险,决定联络另一托孤大臣桑弘羊,动政变诛杀霍光,废黜昭帝,另立燕王刘旦为帝。
桑弘羊乃洛阳人,出身商人家庭。
汉景帝末年,以精于心算入宫,成为太子刘彻伴读。
桑弘羊由此与武帝关系亲密,并逐渐成其得力助手。
元狩三年,为应对因对外战争造成财政亏空,武帝采纳郑当时建议,下令实施盐铁官营,将原属少府所管辖盐铁经营划归大农令,由国家垄断盐铁生产。
并任命大盐商东郭咸阳、冶铁商孔仅为大农丞,专门负责此事。
桑弘羊由于善于计算,乃以侍中参与盐铁官营规划,负责计算言利。
元鼎二年,提拔桑弘羊为大农丞,统管会计事务。
此后数年,参与假民公田、铸五铢钱、西北屯田等事。
元封元年,命桑弘羊为治粟都尉,代理大农令,推行盐铁官营制度,均输法,创立平准法,实行纳粟拜爵、补官及赎罪政策。
太初元年,大农令改称大司农,属官系统得到整顿扩大。
汉元年,桑弘羊实授大司农,推行酒榷制度。
汉武帝病重,遗诏加封桑弘羊为御史大夫,便为托孤辅政大臣,一步登。
辅政大臣之中,金日磾早卒,田千秋不任事,大权主要集中在霍光、桑弘羊及上官桀三人手郑
桑弘羊经常自夸功劳,并欲为子弟谋官,却屡被霍光拒绝,因而二人矛盾激化。
更因昭帝立皇后之事,上官桀父子、盖长公主、桑弘羊三家势力联合。
闪回结束。
霍光为保证与民休息政策得以施行,酝酿盐铁会议,以使朝臣认识到盐铁专营弊端,并为压制桑弘羊获取朝野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