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四十一集 四处出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崇新公。

是为四将。

被封众官依序叩拜:臣等谢主隆恩!

卫将军王兴原为城门令史,前将军王盛本是卖饼商贩,只依照金匮册中所谓符命,因其两人相貌符合卜相,故从平民提拔为大臣,一步登。

因其二人不懂朝典,进退失仪,跌跌撞撞,朝中众臣无不掩口失笑。

金匮册中所书众人名字,因有些是凭空杜撰,朝中并无其人,于是便命在京师及近郊寻找符合姓名者,七长八短,皆都宣进宫来,皆都授任郎官。

于是朝堂上犹如集市,扰扰攘攘,乱马交枪。

同日授任卿大夫、侍症尚书官职者,共有数百人众。

但凡刘姓宗族担任郡太守者,一律调任为谏大夫。

又置大司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等官,位皆孤卿,下不置大夫;又贬刘汉诸侯王三十二人为公,王子侯一百八十一人为子,四夷称王者皆更为侯。

封罢众卿群臣,便始托古改制。

因谓“刘”

字为卯金刀,为示除旧布新之意,王莽遂下诏旨,禁止臣民佩带钢卯饰品,亦不许使用金刀货币。

于是罢错刀、契刀及五铢钱,更作一铢钱,前大钱五十者为两,同时流通。

为防止民间私铸钱,又禁令不准民间私藏铜炭。

始建国二年二月,开始实行盐、铁、酒专卖,官府铸钱,山泽收税,以及五均赊贷。

此六种管制措施,称为五均六筦。

其法本为抑制豪强,利于百姓而立,原是一番美意。

怎奈推行上述政策官员大多出身工商业主,其与地方豪富吏民狼狈为奸,操纵物价,强取百姓货物。

又收税十分繁苛,至使中工商业者乃至居民深受其害。

五均六筦之制,反成对百姓暴政。

时隔未久,王莽再次诏令改变币制,更作金、银、龟、贝、钱、布之品,名曰“宝货”

,共二十八种货币,称五物六名二十八品。

由于货币品类繁杂,比值极不合理,加以屡铸屡废,变更频繁,故民皆弃用,仍私下流通五铢钱。

致使货币流通陷于停滞,一年后被迫废除。

由于币制混乱,民间盗铸钱者风起云涌,屡禁不止。

王莽闻奏,乃重申严法,凡一家铸钱,五家坐之,没入为奴婢。

由是上自诸侯、卿大夫,下至庶民,抵罪者不可胜数。

于是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人涕泣于市道。

王莽谋篡之时,重赏献祥瑞符命者,至此新朝建立,举国吏民依然争相假作符命,进京纳献,皆望封侯。

以致下百姓见面,皆都出言相戏:你家独无帝除书乎?

司命陈崇见此,遂上书奏道:民间皆争献符命祥瑞,不务正业,希图一步登,陡然富贵。

此开奸臣作福之路而乱命,取乱之道,不可纵容,宜绝其源。

王莽此时既为皇帝,亦深厌蠢,览奏颇以为然,于是下诏:准卿所奏。

立使尚书大夫赵并,专门验治此案,凡现有呈献假符者,皆命下狱。

于是争献符命之风,渐渐止息。

镜头闪回。

当初甄丰、刘歆、王舜为王莽腹心,皆称符命以助王莽篡位成功。

甄丰本为大司空,资格地位不亚于王舜、刘歆,就连其子甄寻也被封为茂德侯,官居侍中,兼京兆大尹。

到王莽分封功臣,依照金匮符命,只封甄丰为更始将军,与卖饼儿王盛平级,与王舜、刘歆等人相差甚远,甄丰父子由是不乐。

究其根源,实因甄丰生性刚强,平时常冒犯王莽,故此王莽便借符命排序,将甄丰贬谪。

甄丰子甄寻欲娶王莽女汉平帝皇后为妻,以为王莽真相信符命,遂决定以此施计。

闪回结束。

甄寻出于谨慎,先借别事试之,乃假造符命,新室当仿效周公、召公旧例,在陕地设立二伯,甄丰为右伯,太傅平晏为左伯。

符命呈进,王莽不敢斥其为非,只得当即诏准,其实心中已然大怒,便起杀心。

甄寻见符命有效,以为果将子哄住,就再接再厉,又写一篇符命。

其内容略云:

汉平帝皇后,应为甄寻妻子。

符命呈入内宫,甄寻满心期望王莽见到上符命,再次批准,将主下嫁过来,自己好为驸马都尉,就此成为皇亲国戚。

未料王莽见此符命,勃然大怒,当众叫骂:我女黄皇室主,乃是下之母,怎能做甄寻妻子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