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众宣布起义,部署宾客,分派官职,自称柱都部。
三弟刘秀为兄长臂助,时年二十八岁;至于次兄刘仲,充数而已。
镜头转换,宛城县郑
当舂陵起事之日,李通在宛城未及动,其事已泄,被官府觉,差人缉拿。
李通提前得到信息,不及回家,急越城逃亡远走,得以活命。
其父李守及家属却不及逃走,皆被官府缉拿入狱,审明罪状斩,亲戚连坐而死者,六十四人。
刘演闻李通事败,吃惊非。
但当时箭在弦上,已是不得不。
遂使族人刘嘉,往新盛平林两部义兵统帅王凤、陈牧,约同合兵西击长聚。
王凤、陈牧皆都同意,由是兴兵大举,进屠唐子乡,诛杀湖阳尉。
义军战告捷,然后纵兵掠夺。
后因军中分赃不均,新市及平林部众恚恨,反欲进攻刘氏宗族,掀起内讧。
刘秀见此情状,急命收敛宗人所得财物,悉与新市及平林部众,自己分毫不取。
王凤及陈牧部众乃悦,于是复又同心协力,挥师进拔棘阳。
便在此时,李轶、邓晨皆率宾客部曲,前来相会。
镜头转换,荆楚之地。
新朝大司马严尤与副将陈茂率领官军,正激战南郡,进剿下江义军。
严尤文武双全,善会用兵,以步步为营战法,分进合围,一举打败下江义军。
然后挥师北上,平灭南阳民乱。
下江兵领成丹、王常、张卬等人不敌,趁机收集逃散,率残部退入蒌谿,随后进入钟县、龙县一带活动。
在此招兵买马,队伍逐渐恢复到数千,声势复振。
王莽闻报,复诏命荆州牧,率军往剿下江兵。
成丹、王常、张卬率部,与官军在上唐展开大战。
荆州牧只是一介文官,不谙军事,因此一战而败,退回荆州。
下江义兵缴获军械钱粮无数,由此实力大增,乘势北上,进驻宜秋。
十一月,太史上奏子,有星孛于张宿。
镜头转换,复刘演。
自从攻拔棘阳,又得李轶、邓晨来会,刘演自觉势力大壮,意气风,便引舂陵军进攻南阳郡治宛城,挺进到长安聚。
刘秀审视敌我兵力,劝谏兄长:宛城墙高池深,又有重兵把守;我舂陵子弟军并无攻城之械,不如先经略新野,待机而进。
刘演刚获大胜,不肯听从,命令继续挥师北上。
前队正行之间,适逢宛城守将大夫甄阜、属正梁丘赐率军来迎。
两军相遇,就此交战。
当时大雾迷漫,刘演所率舂陵军不明此处地理,大败溃散。
因对面难辩敌我,诸将各不相顾,刘秀单骑逃命。
奔出三十余里,浓雾始散,途中遇到胞妹刘伯姬,披头散,徒步而奔。
由是兄妹共乘一骑,继续奔逃。
正向前行进,又遇次姐刘元,带同三女,亦是徒步而逃。
当时大雾将散,刘秀看清前面奔逃者正是二姐,遂在马上疾呼,唤其火上马。
刘元见兄弟与妹同骑共乘,不肯上马,挥手叫道:一马三乘,如何逃脱?况有三女同行,焉能抛弃。
你二人逃,无法救我,休要俱死!
刘秀闻听追兵呐喊声已近,只得挥泪策马狂奔,带同伯姬逃离险地。
刘元与其三女终被追及,都被官军诛杀。
画外音:舂陵军长安聚大败,刘仲及婶母皆都遇难,诸从弟皆亡于乱军之郑刘姓宗族死于此战者,约有数十人之众。
刘演收集残众还保棘阳,检点人马,所剩不过千余,且置于甄阜大军包围之郑当时全城一片哭声,更无一线生机。
便在此时,李通一路逃难,辗转来至棘阳。
乃与从弟李轶及刘氏兄弟相会,执手唏嘘不已,庆幸劫后余生。
刘演率先止悲,当即召开紧急会议,商量下步行止。
刘演:我方新败,无力再战。
倘官军复至,如其奈何?
李通:我闻王匡、王常所率绿林军,正屯驻平氏宜秋,不如与其联合,共抗官兵。
刘演:是为善策。
不知谁愿为使,前往宜秋绿林军大营,约盟联合?
刘秀:弟愿往。
刘演:那就辛苦贤弟,于路心。
刘秀:兄长放心,静候佳音便了。
于是带领五十名子弟,出城而去。
镜头转换。
复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