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四十七集 光武气象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视属县,被汉军捕获。

冯异堂兄冯孝及同郡人丁綝、吕晏都在刘秀军中,共同保荐冯异,刘秀当即召见。

冯异道:老母现在城郑如能放我回城,愿将所监五城献上,以报将军恩德。

此话一出,冯孝等都觉过分,皆都看向主将。

哪知刘秀毫不犹豫,当即从之,便令给还枪马,放回父城。

冯异也不道谢,只一拱手,便即告辞,引领从人以归。

回到父城,便力劝城守苗萌,一同投顺刘秀。

苗萌同意,于是果将所管五县皆献予刘秀,并不食言。

刘秀得其厚报,亦不出言相谢,心感而已。

冯孝等人皆都惊异,相互议论道:彼二人大有古人之风,我等常人不及。

其后刘演遇害,刘秀回还宛城,而冯异始终坚守父城,拒不投降更始政权,并先后击败更始诸将十余次围攻。

此后刘秀又娶阴丽华为妻,就亲新野,冯异无有不知。

至此时新莽王朝灭亡,刘秀重被得以重用,命为司隶校尉,使筹建新都洛阳,冯异亦提前得知,由此引十数位同乡心腹兄弟,就城外林中迎接。

闪回结束。

刘秀随冯异进城,欢聚三日,因劝冯异:何不放弃父城县,与弟同往洛阳?

冯异:蒙兄长不弃,弟敢不从命。

刘秀:既是如此,便命兄屈为行军主簿,若何?

冯异:荣幸之至。

刘秀:铫期诸兄,可皆暂为营中掾史,若何?

铫期等:敬诺!

众人于是收拾行囊,带领家丁仆役,随从刘秀到达洛阳。

入城之后,刘秀便设司隶校尉府,复置下属官吏,成立幕府。

乃陆续布校尉府公文,通知地方官府,处理政事完全按照西汉旧制,有条不紊。

更始二年春,新都宫室营建已毕,刘秀奏请子移驾洛阳。

刘玄闻奏大喜,即率百官及内宫家眷启行,不则一日,到达新都。

三辅官员派代表到洛阳迎接更始皇帝,拜于道傍。

因见更始皇帝仪仗不整,麾下绿林诸军将领经过,并无像样冠带,而是皆用布巾包头,身穿女子衣裳,无不耻笑。

皇帝仪仗过后,司隶校尉刘秀引领自己下属诸将官员,缓缓行至。

三辅诸官见到刘秀等人服饰,皆都喜悦万分,几乎不能自制。

众官不由望尘而拜,有些年长官员皆流泪道:“未料今日,能重见汉官威仪也!”

字幕:从此下有识之士,皆都归心刘秀。

镜头转换,洛阳新都王城。

申屠建、李松等人闻子建都洛阳,恐刘秀反居自己之上,便从长安送来帝王乘舆冠冕,又派遣中黄门从官及宫女千余到至洛阳。

申李二人上疏密奏:长安乃汉室旧都,列祖列宗陵墓所在,实乃万世不易之基。

今新莽覆灭,汉室复兴,臣等愿效全力,奉迎陛下复还旧都长安。

奏疏既上,二人复恐刘玄不从,李松又亲引五千军东来,迎出函谷关之东。

至簇步,更始帝虽然不喜长安,但因举国精锐大军,半数皆在申屠建及李松二人之手,知道违拗不得,只得准奏,自洛阳向西而进,意欲迁都长安。

车驾西行,刚离洛阳不远,只见前面尘头大起,原来是李松引军已至。

李松下马参驾,山呼万岁,也不与众臣见礼,随即上马,率军奉引銮驾,在前而校

百官见此,齐都变色,无奈敢怒而不敢言,只得奉拥子车驾,一路西进。

不觉日出日落,旬日已过,兵过霸桥,已临长安城下。

申屠建早命大开城门,率引长安众臣远出迎驾。

未料更始帝车驾刚入长安城门,御马突然惊奔,触撞在北宫铁柱门上,三匹马都被撞死。

百官皆都大惊,急忙上前救驾。

刘玄自车中滚落而出,口中叫道:“景帝当初曾贬我祖至长沙,今亦不允我回归长安乎!

早知如此,我便建都洛阳,不复西进,岂不是好?”

由是连哭带闹,非要复还洛阳。

又命李松:卿可引领五千兵马,镇守长安;并留下先前所派中典门从官及宫女热,朕与众卿自回洛阳。

李松怒道:“今百官皆已至此,岂因三马之死,而中道废此迁都大计者!”

刘玄见李松怒,不敢违拗,由是只得进城,终于定都长安。

申屠建待子车驾入城,自后跟来,闻竟有三马撞死北宫怪事,不由奇道: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