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六十七集 绝命射姑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杀贵人骨都侯。

两战之后,呼衍王迁到枯梧河畔居住,车师国境内此后不再有匈奴骑兵足迹。

由是西域所有城邦国家都已归附汉朝,只焉耆、尉犁、危须三国未降。

三国之中,且以焉耆王元孟势力最为雄厚,反汉决心也最为顽固。

永建三年正月,班勇上表,请求带兵进讨焉耆王元孟。

顺帝准奏,遂下诏旨:命待罪敦煌太守张朗,率金城、敦煌、张掖、酒泉河西四郡之兵,前往西域效力,皆归班勇统领,相助进攻焉耆。

若能获胜,将功折罪;不胜则二罪并罚。

张朗奉诏,乃率四郡兵马三千,赶赴西域,听候班勇调用。

班勇大喜,并附汉西域诸国兵四万余人,分南、北两道而出,分进合攻。

遂与张朗商议道:某自率南路军,公率北路军,分头而进,约期合攻焉耆,公以为可否?

张朗:愿奉将军号令,万死不辞!

商议已定,于是分兵而进。

张朗因急于邀功自赎,先期到达焉耆;也不等待班勇兵至,遂径自起攻击,斩俘二千余人,获大胜。

元孟见汉军如此勇猛,情知不敌,遣使前往汉营,请求投降。

张朗遣使请示班勇,准受其降。

元孟遂降,并遣子入汉为质;尉犁、危须二国闻焉耆战败,亦各遣使者前往汉营,请求降附。

画外音:战后叙功,张朗得免死罪,班勇却因未能合兵进击,便以失期之罪免官。

不久得到赦免,后来老死家郑班勇深悉西域风土民情,曾将在西域见闻写成《西域风土记》,内容广博翔实,囊括百年西域诸国历史沿革概况,成为后世研究西域历史重要文献。

班勇无有子嗣,有侄班始,乃长兄班雄之子。

班始承嗣父爵,汉顺帝时率五营兵屯驻长安县,以备羌胡,拜京兆尹。

因祖父班被封定远侯,班始得娶清河王刘庆之女,阴城公主刘坚得为妻。

公主贵为顺帝姑母,由是恃贵而骄,淫乱无道,往往宠爱仆从,与下人厮混于帷帐之郑尤其令人指者,每与下人淫乱之时,必召班始进入卧室,令其伏于床下观赏。

班始毕竟是将门之后,难以承受此种羞辱,便忍无可忍,拔刀杀死阴城公主。

顺帝闻讯大怒,下令腰斩班始,并尽诛其兄弟。

可叹定远侯班由此在三传之后,终至灭族。

镜头转换,按下西域,复叙辽东。

字幕:永建二年,辽西鲜卑领其至鞬进犯代郡,杀太守李,纵兵大掠后退回塞外。

顺帝闻奏,诏封太常刘光为太尉,光禄勋许敬为司徒,廷尉张皓为司空。

并命三公共同商议,平定辽西之策。

张晧奏请以中郎将张国为帅,北征鲜卑,顺帝从之。

是年正月,中郎将张国出征。

乃派从事征南匈奴兵万余出塞,进攻辽西郡鲜卑其至鞬部;自己更率边境屯军出塞,以为合后。

于是两军相遇,迭经三战,汉军大败鲜卑,获其物资二千余种以归。

二月,辽东郡鲜卑六千余骑攻略玄菟郡,以为报复。

乌桓校尉耿晔闻报,亲出迎担

字幕:耿晔,字季遇,扶风茂陵人,戊己校尉耿恭之孙,京兆虎牙都尉耿溥之子。

镜头闪回,元初二年。

耿溥在丁奚城攻打叛羌,兵败战死。

朝廷为抚恤功臣,由是下诏任命耿溥二子,耿晔及弟耿宏,俱都担任郎官。

永建元年,汉顺帝因谓耿晔出身将门,复又升任乌桓校尉,命其镇守辽东。

闪回结束。

耿晔闻鲜卑军南来,立缘边诸郡兵及乌桓诸王,亲为先锋,出塞进攻。

经过一场激战,汉军大破辽东鲜卑,斩数百级,俘获大批人口及牛马等物。

辽东鲜卑既败,辽西鲜卑闻而大惧。

其至鞬率领各部三万余人,至辽东郡乞求投降。

画外音:此后两年,鲜卑各部降而复反,又多次入侵渔阳、朔方郡。

永建六年秋,耿晔派部下行军司马率领胡兵数千,再出边塞,打败鲜卑。

镜头进,岁月流年。

东汉顺帝永建四年,由驸马阳安侯郭璜主持穿凿汉延渠,光禄勋徐自主持穿凿新渠,称为光禄渠。

银川平原水利布局,此时基本确立。

此年许慎呈上《文解字》定稿,震惊朝野。

顺帝诏命以浙江为界,东为会稽郡,西新置吴郡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