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七十三集 曹操施威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帖,其辞大逆不道,不知是何人所写。

臣职责所在,不敢不奏。

灵帝:揭帖上写些甚语?

洛阳令:道是中常侍专权,曹节、王甫囚害太后,侯览杀害党人,以致下大乱;公卿大臣空受俸禄,竟无一人敢进忠言。

如此云云。

汉灵帝闻报大怒:诏命司隶校尉刘猛,负责追捕写此诽谤书者,限十日内破案。

刘猛虽然领命,但认为其揭帖所书内容正直无私,因此不愿尽力捕捉。

因每隔十日要求宽限一次,时过月余,仍不能确定是何人所为。

灵帝着恼,诏命将刘猛降职为谏议大夫,复命御史中丞段颎查案。

段颎奉旨,到处追捕文士,比对笔迹,前后抓到太学生一千多人,皆都关押入狱。

曹节等人于是非常欣赏段颎,引为同类。

又因一直怨恨刘猛,便指使段颎寻事陷害,结果刘猛被判去左校劳作,以抵罪责。

朝臣都为刘猛讲情,其后再被征用。

字幕:当年十月,由于中常侍之间生内讧,牵出所谓勃海王谋反案,致灭一国。

镜头闪回,建和元年,勃海王刘悝登场。

建和元年,适逢勃海王刘鸿薨逝,因无子嗣,其国遂绝。

当时汉桓帝刘志刚刚登基,乃封胞弟蠡吾侯刘悝为勃海王,以延续刘鸿香火。

延熹八年,刘悝被券劾意图谋反。

桓帝不忍心诛杀亲弟,仅将其贬为廮陶王。

刘悝失去封邑后悔莫及,于是贿赂中常侍王甫,许诺如果助己复国,答谢五千万钱。

两年之后,桓帝刘志驾崩,遗诏命刘悝复为勃海王。

刘悝认为这是兄长遗愿,并非王甫出力结果,于是拒付五千万钱,因此王甫怀恨在心。

时逢大将军窦武策立解渎亭侯刘宏继承大统,派人前往河间国迎驾。

民间便有流言,刘悝愤恨兄长未将帝位传己,欲带兵抢夺迎驾诏书。

王甫听闻此言,当时记在心中,并未作。

此后因与中常侍郑飒、中黄门董腾争权,产生龃龉,便即望风捉影,欲借此报复刘悝,并铲除异己。

因知郑飒、董腾二人均与刘悝交厚,便指使司隶校尉段颎,将郑飒逮捕,下至北寺狱审讯;复指使尚书令廉忠,诬奏郑飒、董腾等人阴谋篡位,欲立刘悝为帝。

闪回结束。

廉忠奏疏既上,灵帝刘宏闻而大慌。

因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由是下诏,命令冀州刺史逮捕皇叔刘悝,查办案情。

冀州刺史乃是王甫一党,由是暗中动用酷刑,意欲屈打成眨

刘悝在狱中不堪拷打,被迫自杀,妻子百余人均死于狱郑

勃海国立国二十五年,自此王死国除。

朝野闻之,无不指怨恨。

因除去夺位对手,灵帝以为其功甚巨,于是诏命大封有功之臣。

凡参与罗织此案者十二人皆都受封者,祸王甫更被封为冠军县侯,曹节增封食邑四千六百户。

曹节父亲、兄弟、子侄都为公卿校尉、州牧郡守、县令县长职务,家族为官者遍布下。

曹节有胞弟名唤曹破石,受封担任越骑校尉。

因见越骑营中有位伍长妻子漂亮,便向伍长强索其妻。

虽然伍长不敢违拗,但其妻坚决不肯相从,于是自杀。

字幕:在两次党锢之祸中,被曹节所谋害名士,竟大半是为本族前辈曹腾所荐。

镜头闪回,按下曹节,叙述曹腾。

汉桓帝即位,曹腾因定策有功,被封为费亭侯,升任大长秋,加位特进。

曹腾在宫廷供职三十余年,经历四位皇帝,未曾有过。

并向朝廷多荐人才,如陈留虞放、边韶,南阳延固、张温,弘农张奂,颍川堂溪、赵典等人,都是下名士。

蜀郡太守送礼贿赂宦官,被益州刺史种暠上书奏告,因此牵连曹腾。

汉桓帝没有怪罪曹腾,而对于种暠弹劾,曹腾亦并不计较,还时时称赞其为能吏。

曹腾为人胸怀宽广,可见一斑。

曹腾自幼入宫,与宫女吴氏结为对食夫妻,并收夏侯嵩为养子。

延熹二年,曹腾病死,终年六十岁。

汉桓帝念其当年拥立大功,便荫其养子夏侯嵩,使改名为曹嵩,承袭养父费亭侯封爵。

曹嵩字巨高,沛郡谯县人。

依靠养父曹腾关系,又兼待人处世得体,由此仕途畅达,青云直上。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