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八十集 长河落日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黄邵、何曼等各有兵众数万,分据各县。

曹操率兵进击,先在许县击破何义,随即进攻中许,势力展到豫州一带,军队实力迅增强。

汉廷闻之,献帝亲派使者前往许县传旨,封拜曹操为建德将军。

是年六月,袁术从淮南起兵进攻刘备,准备夺取徐州,借此与曹操抗衡于淮北。

刘备使司马张飞镇守下邳,亲率军进至盱眙、淮阴一线,迎战袁术。

二军相守月余,各有胜负,僵持不下。

此时陶谦故将曹豹与张飞生矛盾,张飞袭杀曹豹,城中混乱。

中郎将许耽招引吕布袭取下邳,张飞兵败逃走,下邳遂被吕布占领。

刘备急忙带兵回救,军至下邳,不战自溃。

复收合散兵,与袁术再战于广陵,又大败。

遂因军粮断绝,退无所归,于是请降吕布。

吕布既夺徐州,心满意足,便纳刘备之降,并表为豫州刺史,使还军屯于沛。

袁术遣大将纪灵率步骑三万再攻沛,刘备向吕布求救。

吕布率兵千余驰援,却不欲与袁术结仇,乃将纪灵请至营中,欲与其两家解和。

纪灵仗其兵多,坚执不肯。

吕布大怒,引众出帐。

命校树立自己所使大戟于营门之外,持弓道:君子好成人之美。

若我箭中戟上枝,请你二家罢兵;如若不中,但凭争斗!

罢引弓矢,一击而郑纪灵大惊,因畏吕布之勇,引兵退去,刘备之围遂解。

刘备还兵沛,收合旧部兵马万余,声势复振。

吕布恐刘备势大难制,乃接受陈宫之策,亲自率军攻打。

其年九月,沛失陷,刘备逃亡,吕布由此全据徐州。

此时曹操攻下许县,便与众谋士商定迎接献帝南来,定都于此。

于是派遣大将曹洪,前往洛阳迎接献帝。

但因董承等人拒险阻挡,曹洪未能如愿。

此时献帝在洛阳度日艰难,大臣杨奉、韩暹、董承等人之间,互相猜忌不和。

议郎董昭时见杨奉兵马最强,便假作曹操口气修书,密送杨奉。

其书略云:

操与将军闻名慕义,便推赤心。

今将军拔万乘之艰难,反之旧都,冀佐之功,世无畴,何其休哉!

方今群凶猾夏,四海未宁,神器至重,事在维辅;必须众贤以清王轨,诚非一人所独建。

心腹四支,实相恃赖,一物不备,则有阙焉。

将军当为内主,吾为外援。

今吾有粮,将军有兵,有无相通,足以相济,死生契阔,相与共之。

杨奉得书喜悦,对部下诸将道:兖州诸军近在许县,有兵有粮,国家所当依赖仰仗。

正宜互通有无,不宜可乎?

遂表奏曹操为镇东将军,袭其父爵费亭侯。

董承回朝,见韩暹、张杨等居功自傲,在朝中胡作非为,欲借外力除之。

为不使杨奉独得荐贤之功,又自悔当日以兵抗拒曹洪,遂暗中寄书曹操,召其带兵入朝,以制约韩暹等人。

曹操见书大喜,遂带兵入洛阳朝见献帝,劾奏韩暹、张杨扰乱朝纲之罪。

韩暹见曹操兵强马壮,对己兴师问罪,知道己非其敌,因而逃奔杨奉营中,寻求庇护。

献帝因韩暹自长安到洛阳一路护送之功,诏令赦免其罪。

遂命曹操领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假节钺,一举而登九卿高位。

曹操亦以护驾之功,奏封卫将军董承等十三人为列侯,更以通叛罪杀侍中台崇、尚书冯硕等三人,就此斩官立威,初执朝政。

本欲奏请迁都于许,但恐遭人非议,为此犹豫不决。

正在此时,门人入报:议郎董昭来拜。

曹操知道自己此番得以入朝执政,全靠此人在背后运作,于是亲迎入府,引其同席而坐,虚心问道:今某入朝,百废待兴。

则应当采取何计,以兴汉室?先生必有以教我。

字幕:董昭,字公仁,济阴定陶人。

初举孝廉入仕,任袁绍帐下参军,多有战功。

因见袁绍喜听谗言,不纳忠语,于是投奔张杨。

张杨率军迎汉献帝还都,董昭随行,拜为议郎。

董昭见问答道:将军兴义兵以诛暴乱,入朝子,辅翼王室,此五伯之功也。

此下诸将,人殊意异,未必服从,今留匡弼,事势不便,惟有移驾幸许。

然朝廷播越,新还旧京,远近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