跂望,冀一朝获安。
今复徙驾,不厌众心。
夫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愿将军算其多者。
曹操喜道:先生此言,正合我意。
杨奉近在大梁,兵精将勇,得无阻止我迁都之策乎?
董昭道:杨奉部下虽众,但少党援,将独委质。
授公以镇东将军、费亭侯之事,皆是杨奉所定,足以见信。
公宜就便遣使厚遗答谢,并京都无粮,欲奉车驾暂幸鲁阳;而鲁阳近许,转运稍易,可无悬乏之忧。
杨奉为人勇而寡虑,必不见疑,比使往来,足以定计。
以明公之才,十倍于杨奉等辈,其何能为累!
曹操心花怒放,以手轻击董昭之背赞道:公言极善!
即遣使赍持厚礼,并携密书,前往大梁城来见杨奉,盛赞其护驾之德,并举荐之恩。
最后方才谈及京都无粮,欲奉车驾暂幸鲁阳之事。
杨奉果然满口应允迁都鲁阳就粮,且以部下兵马沿途护送。
待见车驾路过鲁阳不停,竟将献帝一直徙奉许县,这才知道上当,骂道:这个奸贼,怎地反将子劫入他老巢去了?
由是大为失望,乃与韩暹等引兵来追,并纵部下抄掠定陵。
曹操不理追兵,密派夏侯惇引精骑往攻杨奉梁城大营,一战而胜,降诛即定。
杨奉、韩暹失地丧众,至此进退失据,只得引其余部东至寿春,投降袁术。
献帝至此迁许,终于不以饥寒为忧,于是心中大定,遂诏命便以许县为都,改称许都。
历史真相:董昭只此迁都一策,便为曹氏代汉立下功,也便奠定其在曹操麾下席功臣之基。
魏营谋士极众,荀攸、贾诩、程昱、郭嘉等都广为人知,而唯独董昭名声不显,是因家言扬此抑彼之故。
若论功劳,荀、贾、程、郭之流,皆都逊于董昭定策大勋一筹。
其生平所展现谋略,亦被陈寿推崇,认为可与郭嘉、程昱等人比肩。
毛玠、荀彧都曾建议曹操“挟子以令诸侯”
,而实际操作,却成就于董昭。
建安元年九月,献帝以曹操护驾之功,诏拜大将军、封武平侯,命令进讨杨奉、韩暹。
曹操闻二人已投袁术,遂进兵攻占梁县,安排曹洪领兵把守,自引军班师还于许都。
袁绍得知,遣使至许都与曹操交涉,要求使献帝改都于鄄城,因簇位于冀州与许都之间,而离冀州较近,以便控制朝政。
曹操不傻,自然一口拒绝。
献帝忌惮袁绍势力,诏拜其为司空。
袁绍耻于位在曹操之下,不肯接受。
曹操一时不敢得罪袁绍,于是甘将大将军名号相让,自任司空、行车骑将军。
袁绍自是大为高兴,遂领大将军之职。
由是曹操便将献帝控制在手,以亲信充任皇宫宿卫,专断朝政。
又以亲信荀彧为侍症守尚书令,此后每次自己出征,便由荀彧总理朝政。
镜头转换,按下朝堂,复江湖。
建安元年九月,曹操揽政之际,刘备被吕布攻破沛,抛弃妻子而逃,十年努力皆都成空,只能一切从头再来。
十月,刘备投奔许都,求见曹操。
曹操素重刘备,待之甚厚,表奏为豫州牧,又供其军粮,增其将士,使刘备收合散兵,东击吕布,以报前仇。
与此同时,孙策从丹杨起兵,东渡浙江,进攻会稽郡。
会稽太守王朗派兵扼守浙江滨城固陵,孙策数攻不克。
叔父孙静进言道:何不从固陵以南查渎奇袭?必可收出其不意、攻其无备之效也。
孙策采纳,命军士多点火把以为疑兵,然后分军经查渎袭击高迁屯。
王朗大惊,派故丹阳太守周昕率兵迎战,周昕仓惶应战,被孙策杀死。
王朗军由此大败,从事虞翻保护王朗从海路逃至东冶。
孙策追击不舍,王朗投降。
于是孙策自为会稽大守,又攻破江东严白虎,遂占有会稽全郡。
是年曹操为解决军粮问题,命在许下屯田。
后令各郡皆置田官,召募百姓屯田;更在中央及各郡县分置大司农、典农中郎将、典农都尉等官,以主管民屯,收获后与政府分成。
期年之后,收粮数十万斛,民屯大获成效。
曹操见此,复命开展军屯,由大司农派出司农支校尉、度支都尉等田官主管。
当时粮食奇缺、饥荒不断,屯田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