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七十九集 李郭之乱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瓒大怒,随即出兵进攻打冀州。

公孙瓒因曾大破黄巾,威名正盛,冀州郡县纷纷反叛袁绍归附。

袁绍畏其兵威,授公孙瓒从弟公孙范为渤海太守。

公孙范至郡,反以渤海郡兵进攻袁绍。

公孙瓒以部将严纲为冀州刺史,田楷为青州刺史,单经为兖州刺史,又改置冀州治内郡县守令,兵锋极盛。

次年春,因与袁绍大战于界桥南二十里处。

袁绍命大将麴义领精兵八百,强驽千张为前锋。

公孙瓒轻其兵少,纵骑冲击。

麴义之兵伏于盾下,弓矢齐,遂大败公孙瓒军,斩其大将严纲,获级千余。

袁绍军乘势追至界桥,公孙瓒回身再战,复又大败,只得引军而回。

当年十月,两军大战于龙凑。

公孙瓒军又被袁绍击败,由是退回幽州,再无力动进攻。

镜头闪回,便在两军大战之时,刘备登场。

字幕:刘备,字玄德,涿郡人,汉室宗亲。

祖父刘雄被举为孝廉,官至东郡范令;父亲刘弘早亡,无有官职。

只因家道败落,刘备自少年时便与母亲以织席贩履为业,生活非常艰苦。

刘备家屋舍东南角篱上有一桑树,高五丈余,远望幢幢仿佛车盖。

刘备与同宗孩在树下玩乐时,便指其桑树道:我若来日迹,定乘此羽葆盖车。

叔父刘子敬从此路过,正好听到耳中,于是喝道:休要乱言,使我一家枉遭灭门之罪。

刘备十五岁时,母亲命外出游学。

便与同宗刘德然、辽西人公孙瓒同拜同郡卢植为师。

刘德然父刘元起常常资助刘备,并对妻子道:族中有此子,定能光大我门。

刘备与公孙瓒结为好友,视其为兄。

因能善待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又喜结交豪杰,故幢地豪侠都来争附。

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见到刘备,给其资助,刘备得以集结数百人众。

二十四岁时,刘备在镇压黄巾起义中立下战功,又于中平五年参与镇压张纯叛乱,以前后军功被封为安喜县尉。

因鞭打督邮,与部将关羽、张飞弃官逃亡。

大将军何进派毋丘毅到丹杨募兵,刘备在途中加入,到下邳时与盗贼力战立功,任为下密县丞,后任高唐令。

不久高唐县被盗贼攻破,刘备于是往奔旧是同窗好友公孙瓒。

闪回结束,两位同窗就此重聚。

公孙瓒刚被袁绍击败,得刘、关、张三人来投大喜,便表奏刘备为别部司马。

当时孙坚已死,刘备方才做到其当年初破黄巾时所任职务。

初平二年,刘备奉公孙瓒之命,与青州刺史田楷联手,一起对抗冀州牧袁绍。

因累次建立功勋,公孙瓒表奏刘备为试守平原县令,后领平原国相。

在平原县任内,刘备外御贼寇,在内乐善好施,与普通百姓同席而坐,由此深得人心。

郡民富豪刘平不服刘备,唆使刺客前去暗杀。

刺客登堂入室,刘备毫不知情,对其十分礼遇。

刺客深受感动,不忍心杀害刘备,坦露实情离去。

刘备因好结交豪杰,少与河东关羽、涿郡张飞友善。

为平原相时,便以关羽、张飞为别部司马,使二人分统部曲。

三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

时有常山赵云字子龙,乃兵家门掌门左慈弟子,引本郡吏兵来投公孙瓒,并道:今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悬之厄。

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故不为乎袁公,私明将军也。

刘备时在座中,见而奇之,深加接纳。

赵云遂从刘备前至平原,为刘备招募训练骑兵。

此时袁术占据下第一大郡南阳,奢淫肆欲,征敛无度。

因与袁绍有隙,便连结公孙瓒为盟,意欲图之。

而袁绍连接刘表,下豪桀亦多附于袁绍。

袁术自恃嫡出,怒道:群竖不吾从,而从吾家奴乎!

袁绍生母微贱,其亦非袁氏之子。

长沙人桓阶前往襄阳来见刘表,请讨孙坚尸骸归葬原籍,刘表感其忠义许之。

孙坚兄子孙贲遂为叔父下葬丧,然后率其士众归附袁术,被袁术表奏为豫州刺史。

镜头转换,按下中原群雄,复朝堂之事。

董卓被诛,王允召集阖朝文武置酒庆贺。

席间起计杀董卓之事,众官无不赞叹称贺。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