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十一集 连环妙计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配吕布?已为老贼自己宠幸,昨夜便同居一室,成其美事矣!

王允佯作大惊,半晌不语。

遂命家仆置酒款待,询问详情。

吕布将清早之事细述一遍,怒气冲道:誓当杀此老贼,以雪吾耻!

奈是父子之情,恐惹后人议论。

王允冷笑道:将军自姓吕,太师姓董,有何父子之情?况霸占儿媳,岂是父尊所为?

吕布大悟道:若非司徒之言,布几自误!

如何除灭老贼,还请大人教我。

王允见其意已决,遂吩咐如此如此,不可有误。

吕布折箭为誓,奉命告辞而去。

吕布去后,王允又将所谋之事细想一遍,直到无有失漏之处,这才密密着手准备。

来日上朝,王允因见董卓不在,遂趁机上奏,向献帝极力荐举羌校尉杨瓒为左将军,执金吾士孙瑞任南阳太守。

欲以此培植自己势力,只为图谋董卓。

献帝:司徒所荐之人,必称其职。

然太师董卓不欲他人掌兵,卿不知乎?

王允:既是如此,可请擢升士孙瑞为仆射,杨瓒为尚书,不掌军职便了。

献帝:准卿所奏。

但尚须报知太师,休使其生疑。

王允应诺,谢恩已毕,辞帝出朝,回到家郑因命收拾貂蝉妆奁,装满三辆大车,亲自送往太师府中,称曰添妆贺喜。

董卓大喜迎出,再三道谢,命貂蝉出拜义父,就便令在花厅摆酒。

王允便趁董卓高兴,将举荐士孙瑞及杨瓒之事了。

董卓不以为意,当即欣允。

王允蓄谋已久,知道至此连环之计已售,万事俱备,只待时。

未料便在此时,却出现一个意外插曲,便将王允除董计划大大提前。

镜头转换,伍孚登场。

字幕:伍孚,字德瑜,汝南吴房人。

初为大将军府东曹属,再迁侍症越骑校尉。

伍孚既为大将军何进旧属,因见何太后被董卓使李儒摔死,便即怀恨在心,矢志报仇。

这一日恰逢有事至相府告禀,遂身藏佩刀,前来拜见董卓。

汇报公事完毕,伍孚告辞离去,董卓起身出门相送,以示拉拢之意。

伍孚瞅准机会难得,遂猛从怀中抽出短刀,直向董卓刺去。

那董卓乃是马上大将,武功卓绝,伍孚一个文臣,如何是他对手?手甫入怀,已被董卓觉,舒手按住伍孚手腕,并呼侍卫上前,乱剑砍死。

董卓大骂伍孚包藏祸心,当下也不奏请子,下令李儒带人收了伍孚全家,尽斩于市,陈尸三日,然后方命拉至城外掩埋。

伍孚刺杀董卓不成,只落得全家遭诛,消息传出,满朝文武及下诸侯无不震惊。

王允正在暗中布排连环之计,陡闻伍孚之死,不由暗自叹息。

因见满朝议论淘淘,皆恨董卓,认为时机将至,遂秘制《千里草》歌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撰写完毕,亲自抄写数百张,令心腹人至关中及中原各州郡,张贴于府县要道,以及近水井繁华之处。

不到旬月,下皆传此谣,尤其学塾少儿,无不传唱。

于是下有识之士,无不猜出此谣应在董卓身上,惟有董卓及李儒等一班同党不知。

汉初平三年春,下大雨,连续两个多月不停,黎民不堪其苦。

四月,司徒王允、尚书仆射士孙瑞与吕布聚于王允府中,共同密谋诛杀董卓。

在此之前,王允已先后与司隶校尉黄琬、尚书郑公业、执金吾杨瓒等人多次商议未果,故趁此淫雨不停奇异象,再议方略。

士孙瑞献计:何不趁此暴雨成灾,奏请子设坛祭祀,乞神止雨?若子允奏,则需调丞相董卓进京以主祭祀。

若董卓答应主祭,我等一齐动,必能将此国贼一举除之。

王允答道:其实自去年岁末以来,日月便阴晦不明。

今春又淫雨连绵不断,乃权臣凌侵朝廷之兆。

今下万民望晴,时机成熟,若不把握机先制人,恐其后患无穷。

除灭董贼,如今正当其时。

士孙瑞目视吕布:争奈董贼势大,我等无法近其身何?

吕布慨然道:不妨。

某已结通李肃,如此如此而校

王允听罢,与士孙瑞相视大喜。

初平三年四月,献帝刘协大病初愈,升殿听政。

王允率朝廷百官集于未央宫,共同拜奏:恭祝陛下龙体安康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