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二十九集 卧龙出山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刘琦水军消息。

镜头转换,按下荆襄,再许都。

曹操平定河北,占了冀、青、幽、并四州,志得意满。

遂一改往日谦恭形状,奏请献帝罢黜三公之职,自以丞相兼领司空、司马、司徒大权于一身。

此时董承等已死,献帝便如提线木偶,毫无自主之能,只得诏准。

曹操于是开府建衙,敕封署下群僚:以毛玠为丞相府东曹掾,崔琰为西曹掾,遣主簿司马朗前往河内,往征其弟司马懿来朝,聘为丞相府主薄。

字幕:司马懿,字仲达,河内温县人。

颍川太守司马隽之孙,京兆尹司马防之子。

镜头闪回,叙述司马懿来历。

司马懿出身世家大族,更是襄阳大隐水镜先生司马徽之侄,向有大才,海内皆闻其名。

司马防育有八子,因各子表字中都有个“达”

字,遂号称“司马八达”

司马懿是为次子,少有奇节,聪明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有忧下之心。

南阳太守杨俊素以知人着称,一见司马懿之面,便断言其非寻常之子。

崔琰向与司马懿长兄司马朗交好,亦曾道:你二弟仲达聪明果断,英姿不凡,非公所能比者。

司马朗听罢非但不恼,反以为是真知灼见,连连称是。

司马懿少时即喜交游名流,并和隐士胡昭关系莫逆。

同郡周生等人与司马懿结怨,将其偷偷绑架藏匿,司马家人不知其踪。

胡昭闻知,涉险寻找周生,在崤山渑池见之,请其放过司马懿。

周生因感其诚而允之,即放司马懿随同胡昭回家,这才幸免于难。

建安六年,司空曹操向各郡下“唯才是举令”

,河内郡遂向朝廷推举司马懿。

曹操见到荐书,又闻司马懿名重当地,便专门派人持书至温县,征召其到司空府中任职。

司马懿因见汉朝国运已微,不想在权臣手下充于下僚,落得助纣为虐之名,便借口己有风痹之病,不能正常起居而谢辞之。

使者回报如此,曹操不信,即派人夜间潜入司马府宅,伏于屋瓦暗刺消息。

若是司马懿借病避征,便治他个欺君之罪,宁肯杀死,亦不能为他人所用。

刺客暗伏三夜,见司马懿躺在榻上一动不动,真如风痹一般,据实回报。

曹操这才罢征,被司马懿骗了过去。

其后曹仁南征新野大败,报是因水镜先生司马徽相助刘备,这才导致失利。

曹操惊怒,猛地想起司马懿佯病避征之事,遂问:河内司马懿,与司马徽是何关系?

程昱答道:是本族叔侄也。

今有司马懿嫡长兄司马朗,便在朝中任职。

曹操:司马徽之才,较之先生如何?

程昱:百倍于昱。

曹操:此是先生自谦,还是为司马徽张本?

程昱:丞相试思,司马徽所荐徐庶如何?只在新野牛刀试,便以寡敌众,大败曹仁,并且夺了樊城。

刘备乃是屡败之将,经其相助便即扬眉吐气,那是何等才能?况徐庶只是司马徽忘年友,已具此能;可知司马徽直有鬼神不测之机,倒移乾坤之才,臣并无虚言。

曹操:果如先生所,若司马徽再招其侄司马懿辅助刘备,则必难制矣。

于是即刻亲写征聘之书,召唤司马朗入府,连劝带吓嘱道:卿持我此书,并借子之名,回至河内温县,征辟汝弟司马懿入朝,命为相府文学掾,以为朝廷效力。

若司马懿现如前番装病佯狂,不应征聘,我必杀之,绝不客气。

(本集完)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