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便当让位于大公子刘琦,请皇叔刘玄德前来辅政,以掌兵权。
刘皇叔曾与曹操多次交手,并大败夏侯惇于博望坡,再败曹仁于樊城,下无人不知。
请其相助长公子坐镇襄阳,可保荆州诸郡稳若磐石。
刘琮未及答言,蔡瑁早已怒不可遏,即命武士:将李珪执下,推出问斩!
李珪戟指大骂:你内外朋谋,假称遗命,废长立幼,眼见荆襄九郡,送于蔡氏之手!
故主在有灵,必当殛你三族!
至死大骂不绝。
顷刻级献上殿来,众官悚悚,再无异辞。
蔡瑁遂立刘琮为荆襄之主,命治中邓义、别驾刘先把守南郡及江陵,自与公子刘琮亲守襄阳,南防刘琦、北拒刘备。
然后率百官臣僚为刘表治丧,殓葬于襄阳城东,竟不讣告公子刘琦,皇叔刘备。
伊籍一直冷眼旁观其变,直待丧事一了,便即潜出襄阳,单骑到新野,向刘备告变。
因直入县衙,见刘备、孔明均在,于是将刘景升病死,蔡瑁拥立刘琮之事了。
孔明未料一夜之间,情况急转直下如此,听罢伊籍告诉,不由颜色大变。
刘备听罢,良久不语,心中暗自盘算:我直时乖命蹇如此。
不佑我,夫复何言!
伊籍:其事急矣,请二位早作定夺。
罢拱手,告辞回返襄阳,继续充当卧底,监探蔡瑁行止。
伊籍去后,孔明权衡利弊,暗道大事不妙,即请刘备即刻升厅,召集徐庶、关公、张飞、陈到、孙乾、简雍、糜竺、糜芳等人议事。
赵云现在樊城屯防,未曾与会。
刘备见众冉齐,遂将刘表已死,刘琮继立之事了,询问众人意见。
关公率先出班怒道:刘景升本欲传位于公子刘琦,请我兄长辅之,此事众人皆知。
今蔡氏篡改遗命,荆州文武中定有不服者。
兄长即应大起樊城、新野之兵,下檄文,明证蔡氏之罪,拥公子刘琦夺回荆州。
某率部下五百校刀手,愿为先锋。
张飞亦叫道:刘琮黄口孺子,如何坐得荆州郡守?蔡瑁、张允等皆为酒囊饭袋,更不用提。
兄长在荆州恩义素着,自为荆州之主,必是一呼百应。
二哥即为先锋,某继其后。
玄德听二弟皆如此,不由急道:切切不可。
我即素以恩义待人,今若趁其父丧而伐其子,是大不义也,亦为下诸侯不容。
二位贤弟休言,还请军师运筹。
孔明知是刘备欲看自己态度如何,看了一眼徐庶,并不作答。
徐庶笑道:主公休慌,关张二位将军亦莫急躁。
此事易为,只要主公依我之计,答允肯做这荆州之主即可。
关公及张飞大喜,一齐看向大哥。
刘备喜道:只要不失信义于下,皆听军师吩咐。
徐庶:诸葛军师早在隆中之时,早已暗地做好准备。
荆州内部文有伊籍、马良,武有魏延,皆为内应。
主公奉公子刘琦车骑到时,比即会大开城门以迎我军,则荆州兵不血刃可下,蔡氏可擒。
公子刘琦感戴主公前番救命之恩,必请主公共据荆州,彼时东联孙权,北抗曹操,大事可定。
荆州既归刘琦之手,主公又何论失信于下?
刘备:军师之言是也,备惟命是听。
徐庶:既是如此,诸将听我命令,不得违误!
众将闻命,一齐躬身应诺。
徐庶当场派将,第一支令交付关羽:请关将军率本部五百校刀手,急去江夏,与公子刘琦率全部水军开至荆州,先夺江陵,以守其粮。
关羽唱喏,上前领令,退出大帐,自率五百校刀手上马,如飞而去。
第二支令,交付刘备:主公与三将军翼德,及陈到可率三千精卒,以吊丧为名前往襄阳。
则襄阳城内自有魏延等人,开城相迎。
未待刘备答话,张飞已奔帅案,夺过将令,自去点兵。
徐庶:某便前往樊城,助赵云将军防备曹操兵至;主公安定荆州之后,即刻兵来援。
孔明军师与孙乾、简雍、糜芳,坐守新野,以观汝南及宛城动向,可保后方无虞。
众人见徐庶军师如戴度,心中佩服,各自领命。
徐庶于是辞了玄德及孔明,自引一千兵马,前去樊城。
刘备计算时日,却不急于动兵,一面派细作前往许都,打探曹操动静,一面等候江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