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三十四集 巧夺夷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细看对面旗号,却是曹仁引军来救。

吴军大胜,检点战果,计得战马三百余匹,辎重无算。

周瑜留兵驻守夷陵,自引得胜之军至汉江北岸下寨,再次围逼南郡。

镜头转换,按下夷陵,再南郡。

曹仁将曹纯救回江陵城中,眼见周瑜亲自率领大军来攻,便与众人商议对策。

虽然城池此时被重重围困,城中形势危急,但因曹操所留守城诸将,皆是曹氏子弟以及心腹,故此皆不畏惧,并无一人提出弃城逃跑。

曹洪奋然道:目今势危,并无善策,只得背城一战,死保南郡而已。

曹仁深以为然,遂命中军为使,出城至江东寨中下书,与周瑜约期大战。

周瑜在来书背后批复“来日决战”

令来使回报曹仁。

次日五鼓,周瑜亲为先锋,引军径取江陵南门。

又命凌统、甘宁:你二人各率一军,分为左右翼。

如我前军得胜,只顾向前追赶,直待鸣金,方许退步。

再命程普:老将军督押后军,接应前军及左右两翼。

若我万一兵败,不要上前接战,只需引强弩射住来军,稳住阵角,接应诸军回营。

安排已毕,众将声诺,遂于营前列阵。

见对面城门大开,鼓声响处,曹军出城列阵,射住阵角,曹洪当先出马搦战。

周瑜提马至门旗之下,使韩当出马,与曹洪交锋。

战到三十余合,曹洪败走。

曹仁亲自出阵接战,周泰纵马相迎,斗了十余合,曹仁亦败走,曹军阵势错乱。

周瑜高举令旗,喝令催鼓。

凌统及甘宁闻令,即麾两翼杀出,曹军大败。

周瑜一马当先,亲自引军马追至南郡城下。

曹将陈矫隐在楼上牙旗之下,往下看到银盔白马,知道周瑜亲至,喝令弓弩齐,势如骤雨。

周瑜急勒马时,被一箭正射中左助,哎呀一声,翻身落马。

牛金眼见周瑜中箭落马,欢呼一声,率军从城中杀出,其快如风。

徐盛、丁奉二人并马上前,舍命救起都督周瑜,往后败走。

城中曹兵突出,势如潮涌。

吴兵此时群龙无,自相践踏,伤损颇重。

程普急令收军,又被曹仁、曹洪分兵两路杀回,吴兵大败。

正在危急之间,幸得凌统、甘宁各引一军,从刺斜里杀来,敌住曹兵,两家复又混战。

眼看色向晚,双方鸣金,曹仁引领得胜之兵进城,程普收拢败军回寨。

丁、徐二将救得周瑜回到帐中,唤行军医者,用铁钳子拔出箭头,将金疮药敷掩疮口,疼不可当,饮食俱废。

军医见那箭头上有毒,皆束手无策,只言且宜静养,不得怒而已。

副都督程普只得下令三军紧守各寨,不许轻出,又不敢就此回军。

至第三日,曹仁派牛金直至寨门外叫骂,声声只道活捉周瑜。

程普只作塞耳不闻,固守营寨不出。

牛金直在营前骂了整日,方才勒兵回城。

又次日,曹仁自引大军出城,到吴军营前擂鼓呐喊搦战。

周瑜闻听外面沸反盈,遂唤众将入问:营外鼓声大作喊声如雷,必是曹兵前来骂战。

程德谋既掌兵权,何故坐视不战,又不使人来报我知?

程普:我见都督伤重,医者嘱言勿触公怒,故此不敢报知。

周瑜听罢,于床上奋然跃起,披甲上马,率诸将驱出营门,列于阵前。

曹军众将见周瑜出战,无不骇然,吴军却是欢声雷动,士气大振。

程普见机不可失,遂将令旗挥动,鼓声大振、号炮齐。

左有韩当、蒋钦,右有周泰、潘璋,前有徐盛、丁奉,中军陈武、吕蒙,一齐上前杀来。

曹仁见势不可敌,急引军逃回城中,吊桥高起,乱箭射下。

程普不敢迫近城池,急令鸣金回军。

周瑜伤情加重,旧疮迸,流血不止。

程普遂与诸将商议,料曹军新败不敢出城,遂乘胜兵退汉水之南下寨,与曹仁隔岸对峙。

如此过了数日,周瑜伤情好转,见南郡一时难下,苦思无计,心中转忧。

正在帐中换药疗伤,忽中军进帐,报鲁肃大夫求见,已在帐外。

周瑜立即转忧为喜,急披衣起迎,并对众将道:子敬此来,必有妙计教我。

镜头闪回,叙述鲁肃与周瑜交情由来。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