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四十九集 妙术戏曹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伤重,当晚死于营郑曹操甚为惋惜,即令其子孙毓袭其爵,领青州刺史。

次日,曹操亲引大军来战。

吕蒙、蒋钦、周泰等人奋勇抵抗,渐渐力不能支。

孙权见不能胜,遂遣都尉徐详为使,前往曹操营中请降。

曹操虽然已占上风,因见长江险难克,己方又接连阵亡两个先锋大将,遂同意其降。

于是引军北还,留夏侯惇、曹仁、张辽等将分别屯驻江北,以防吴兵。

此战以魏国险胜罢兵,两家各自回军,重新派将布防。

曹操命温恢为扬州刺史,蒋济为扬州别驾,臧霸为扬威将军,与夏侯惇、曹仁、张辽同守长江以北沿岸要津。

孙权命吕蒙为左护军、虎威将军,周泰为平虏将军,接替蒋钦任濡须督,率朱然、徐盛诸将,镇守濡须口。

朱然因周泰出身寒门,见其位在己上,表示不服。

孙权得知,大会诸将,盛排筵宴。

酒酣耳热之余,命周泰当众解衣,见其遍体伤痕,皆如刀割,有几处至于深可见骨。

孙权手指其创痕,问以伤由,周泰辄记昔日战斗,何时何处与何人争战受伤,一一对答。

诸将听之,无不动容。

朱然由此大为惭愧,举酒向周泰陪罪,自此诚心悦服,愿奉其为主将。

孙权见朱然自认己过,即令周泰穿好衣服,把臂动情流涕道:幼平,卿为孤兄弟,战如熊虎,不惜躯命,被创数十,肤如刻画。

孤何不待卿以骨肉,委卿以兵马之重乎?

停酒罢宴,使周泰乘己座驾銮车,兵马夹道相从,鼓角而出,绕营游行,以示恩宠。

于是朱然、徐盛等乃服周泰,亲如兄弟。

孙权见此,自引兵还于建业。

回建业后未及旬月,忽然接到哀报,大都督鲁肃病逝于陆口。

孙权号啕大哭,叹道:孤大业未成,老奈何又折我股肱!

亲为举办丧事,参加葬礼。

西蜀军师中郎将诸葛亮闻之,也大为痛悼,并在成都为鲁肃举哀致祭。

关羽在荆州听闻噩耗,也为隔江遥祭。

画外音:关羽一直看不起吴人,每欲吞并东吴,皆为敬惮鲁肃一人而已。

自鲁肃一死,继任大都督吕蒙又恨极关公狂傲,两家交恶便不可免。

后失荆州,在此时已埋下伏笔。

镜头转换,建业吴宫。

孙权念念不忘鲁肃所立奇功,时或啼哭,常在朝会时向群臣提及,悲不能已。

鲁肃即卒,三军不能一日无帅,孙权即以从事中郎彭城严畯为东吴大都督,以代鲁肃,使督兵万人出镇陆口。

众人闻听此令大为惊奇,严畯亲友故旧皆代为欣喜,至府道贺。

严畯却大惊不已,急请入宫,上殿固辞:臣乃一介朴素书生,从来不谙军事,焉敢受主公托以三军之重?若一但战败,则万死不足赎也。

言恳恻,以至流涕。

孙权细思其言有理,于是乃罢拜将之议,遂更改诏命:以左护军虎威将军吕蒙兼领汉昌太守,以代鲁肃三军大都督之职。

众臣大赞严畯,其极有自知之明,能以大权相让吕蒙,着实难得。

孙权不直接任命吕蒙为三军都督真相:因深知吕蒙嫉恨关羽,怕其一旦掌握兵权,必将公报私仇,轻启战端,破坏孙刘联盟。

至若初令严畯掌兵,亦是因其与周瑜、鲁肃相同,皆有大局远略,力主联合刘备,以共抗曹魏。

只因严畯固辞,这才不得不换作吕蒙,继任大都督之职。

只这一个失策,便决定此后孙刘必然失合,以致举国相攻,两败俱伤。

吕蒙拜帅未久,孙权忽又接报:大将凌统伤重不治,死于军营之郑

孙权闻报,大叫一声,哭倒在座。

镜头闪回,叙述凌统之死。

前番合肥大战,凌统力救孙权出围,直到主公脱险,自己身负重伤,弃马披甲而回。

孙权既惊又喜,泪流不止。

凌统死而复醒,因见亲随三百人全部战死,痛不欲生。

孙权亲为拭泪道:公绩,死者死矣。

只要有卿命在,还恐无兵乎?

亲手为其脱下铠甲,更换衣服;又使人求得赖氏良药,敷于伤口,凌统才得不死。

但伤毒留于体内,并未肃清。

凌统外伤初愈,便即上书请战:交州山岭中民多壮悍,不服王化。

臣生于吴郡,颇谙彼山民风俗,深知可以恩威利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