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五十四集 关公拒婚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侯音射死,心中怀恨,立誓报仇。

这日私见侯音,佯为献计:南阳北有许都,南邻樊城,东有文聘虎视,并非久居之地。

将军即率众反,何不释放太守东里衮,命其前往上庸借兵,请汉中王义子刘封派兵来援?

侯音:因何非要东里衮前去?

宗子卿:东里衮与刘封舅父刘泌素来交好,若去借兵,刘封必来,则南阳高枕无忧。

侯音大喜,以为好意,令从牢中放出东里衮,道:我今备下珠宝绢帛一车,烦劳公与宗子卿赍押,到上庸借兵。

若能借得兵来,便请官复原职,另有重赏。

东里衮初时不愿,后见宗子卿连使眼色,知道有计,便即答允。

次日二人出城,向西行出三十里,前至一处大林。

宗子卿见四处无人,忽然难,拔出腰刀,将四名押车随从一刀一个,全都斩杀。

东里衮吓了一跳,道:宗将军这是为何?

宗子卿答道:这四人尽是侯音心腹,前来监督你我,若是不杀,我二人即被其害矣。

某只问太守一句实言,公心为曹,还是为刘?

东里衮咬断指立誓:某世代汉臣,岂肯从叛逆?某实为汉,以此指为誓。

宗子卿:即如此,不枉某殚精竭虑,设计救公出来。

公为南阳太守多年,所辖各州县均以公马是瞻。

侯音、卫开起兵造反,公何不便以宛城太守之名,收编各州县民兵,讨伐二贼?既便事败身死,亦可青史留名。

东里衮欣然允诺,即以一车珠宝为资,到各县招兵,三日间便得五千军马。

便以宗子卿为将,返回宛城,围困侯音。

侯音大怒,令将宗子卿全家老幼三十余口,拉上城头斩之,将人头扔下城去。

宗子卿目眦皆裂,手捧妻子级大哭,继而盛殓,挥师猛攻宛城。

侯音、卫开据险而守,宗子卿折损军士过千,因无攻城之具,无可奈何。

正在此时,背后喊杀连,金鼓大作,却是曹仁率军从樊城赶来。

曹仁即命竖起云梯,以撞车冲击城门,又以抛石车往城内投掷巨石,毁房无数。

宗子卿亲冒矢石,率先爬梯登上城墙,挥刀砍翻十数人;后顺城道而下,打开城门。

曹仁急令大军一拥而入,驱杀叛兵。

宗子卿下了城墙,到处寻找侯音、卫开。

忽见城门拐角处冲出一骑,大骂道:奸贼,竟敢欺骗于某,实在可恨!

一刀挥下,将宗子卿砍为两段。

众军惊呼,见来将正是侯音。

正在这时,太守东里衮率军突入城门,见好友宗子卿被杀,立即令人放箭。

侯音虽然勇猛,毕竟遮拦不住,于是中箭落马被俘。

曹仁复得宛城,令将侯音车裂。

又命遍城寻找卫开,却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卫开见城将破,果断撇下侯音,化妆成曹军士兵混出城去,直奔上庸去投刘封。

行至半路,疲惫已极,宿于野林之郑当时山中正有一伙盗贼,见有人宿于林中,因相中其所乘马匹,竟趁卫开睡梦之中杀之,夺马而去。

可怜一员赫赫战将,未死于军阵之前,竟亡于盗贼之手。

曹仁复夺宛城,即书奏章,遣使往邺城报捷。

曹操闻报,即令东里衮复为宛城太守,并封列候,厚葬宗子卿全家,寻其子侄亲戚,由国家资俸养之。

因闻侯音勾结关羽,遂召文武商议,又欲南征荆州。

主薄司马懿出班谏道:大王休因一时之怒,亲劳车驾远征。

臣有一计,不须张弓只箭,令刘备在蜀自受其祸;待其兵衰力尽,只须一将往征,便可成功。

曹操:前番不用卿策,致失汉中,孤心甚悔。

今欲取荆州,仲达何道不可?

司马懿:江东孙权前以妹嫁刘备,借荆州与刘备以做嫁资,约定取益州后归还。

其后两家虽划湘江而治,嫌隙已生。

孙权乘间窃取其妹回去,便有强取荆州之意。

刘备据占荆州不还,且续娶吴氏为妃,是弃孙氏,故此孙权有切齿之恨。

今只需差一舌辩之士往孙权,使兴兵攻取荆州,其必从之。

两家争端一起,大王以收渔翁之利,有何不可?

曹操闻此计大喜,即令满宠为使,去见孙权。

画外音:你道司马懿本是孔明,又是水镜先生亲侄,因何献此毒计,要害关羽?因其固知孙刘两家,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