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六十一集 火烧连营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p>

大王宜遵此礼,择日筑坛,拜伯言为大都督,假节钺。

孙权从之,命人连夜筑坛,召回陆逊,大会百官。

因当众拜陆逊为大都督、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娄候,赐以宝剑印绶,令掌六郡八十一州兼荆楚诸路军马。

拜将已毕,吴王嘱道:阃以内,孤主之;阃以外,将军制之。

东吴三军诸将,无不肃然起敬。

陆逊领命下坛,前至猇亭大营,令徐盛、丁奉为中军左右护卫,择日出师;一面调集诸路军马,水陆并进。

韩当、周泰不服调派,进帐禀报陆逊:今安东将军孙桓困于彝陵城中,内无粮草,外无救兵;请都督早施良策,救出孙桓,以安主上之心。

陆逊:孙安东深得军心,必能坚守,不必救之。

待我破蜀之后,彼与被困兵马自出。

传我号令,只教诸将谨备各处关防,牢守隘口,不许轻易出担

韩当、周泰闻此,也不施礼,转身即出。

众将皆笑陆逊怯懦,愤愤而退。

镜头转换,按下吴军,复汉师。

刘备自猇亭布列军马,直至川口,前后四十营寨,昼则旌旗蔽日,夜则火光耀。

忽闻吴主孙权拜陆逊为大都督,大怒道:竖子与吕蒙合谋,损害朕二弟云长,今当擒之!

传令进兵,亲领前军攻打诸处关津隘口。

陆逊恐韩当妄动,飞马自来观看,远望蜀兵漫山遍野而来,军中隐隐有黄罗盖伞。

韩当请战,陆逊止道:刘备举兵东下,锐气正盛;我今只乘高守险,但宜奖励将士,广布守御之策。

今彼驰骋于平原广野之间,正自得志;我坚守不出,彼求战不得,待至仲夏酷暑烈日炎炎,其必移屯于山林树木间以避其热。

彼时,吾当以奇计胜之。

韩当口虽应诺,心中只是不服。

吴兵见蜀军势大,一夕三惊,谣言四起。

传至后军,糜芳闻而大惧。

糜芳自降东吴,因系蜀主舅兄,而为吴国诸将所忌,吴主自然不肯重用;此次出兵,只命在后,催督粮草。

此时闻姐夫刘备连连获胜,不由懊恼不迭,痛悔前失。

生了半闷气,即引部将出营,到江上巡查粮道。

正行之间,前遇一只大船阻路,派人探问,却是骑都尉虞翻座船。

糜芳因己方船多,便令侍从冲对面喊道:来船听者,请回避我糜将军战船!

对面船上水手听了,便将此话报与虞翻。

字幕:虞翻,字仲翔,会稽余姚人,日南太守虞歆之子。

初任会稽太守王朗功曹,后投孙策,成为东吴重要谋臣。

可日行三百里,又善使长矛,更精通《易经》,兼通医术。

虞翻闻听,即从舱中走上船头,厉声道:失去忠心之人,以何侍奉君主?使关公连失两座城池而身死,却还在这里枉称甚么将军,你等众谓可乎?

因顺风而呼,满船军士听得清楚,尽皆惊怒。

糜芳惭愧无地,不敢招惹,急命关上弦窗,吩咐让虞翻先过。

再也无心巡航,遂令调转船头,转回大营。

虞翻见糜芳避让,却又不依不饶,命调头跟在船队之后,直至糜芳营寨,要穿寨而过。

守营门官声称无有糜将军命令,不敢开门。

虞翻故作大怒,对着营门骂道:这可是奇哉怪也。

你我既同在吴主驾下称臣,便应许我通校前番面对敌军,公安城门便应紧闭休开。

应开之门反而关闭,应闭之门反而大开,此为何意哉?

大骂已毕,绕行而去。

糜芳在指挥船上听得清楚,心中更加羞恼。

刘备接连获胜,信心大增,屡使前队关前搦战,并将孙权三代折辱。

陆逊令众将塞耳休听,不许出迎,只需坚守。

刘备见吴军不出,气渐热,数十万军取水不便,遂命各营移于山林茂盛、近溪傍涧之地。

因恐吴兵骤至,便令吴班引万余弱兵近吴寨屯住;自选八千精兵,伏于山谷之郑

早有细作报知韩当、周泰,刘备大军移寨,只有万余弱兵断后。

二将大喜,来见陆逊请令:目今蜀兵移于山林密处,都督可乘虚击之。

陆逊引兵自来前营观看动静,看了良久,以鞭指道:前面山谷中杀气升起,必有伏兵。

刘备故于平地设此弱兵,以诱我耳。

诸公切不可出。

众将听了,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