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口,下令回转车轮,进入阵郑
司马懿回到本阵,唤戴陵、张虎、乐綝三将,仔细分付:孔明所布之阵,按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
其布阵之兵虽有五万之众,但分散八方,兵力不集。
你三人可各引军一万,从正东生门打入,往西南休门杀出,复从正北开门杀入,直捣其阵中将台,此阵可破。
你等心在意,莫走错方向;若是错了,便是十万军也回不得也!
三将领命,于是戴陵在中,张虎在前,乐綝在后,各引一万骑兵步卒,先后从生门打入。
姜维立于高台之上,见三万魏军全部入阵,便将旗号变了三种颜色,各晃三晃。
只见阵法突变,军如连城,盾似壁垒,魏军便如进入铜墙铁壁之围,冲突不出。
戴陵尚还记得大都督吩咐,慌引骑兵转过阵脚,令步兵紧随其后,往西南冲去。
蜀阵一触既开,却闪出三千弓手,一棒锣响,连弩纷出如雨。
魏军从未见过此种先进武器,无可抵挡,登时成片倒于阵中,三万军顷刻伤亡过半。
戴陵等三将着慌,见阵中山峦重叠,都有门户,那里分得清东西南北?由是四处乱撞,各自不能相顾,但见愁云惨雾,不见敌兵。
魏军在阵中东奔西突,个个疲累欲死。
忽听一声炮响,群山皆应,喊声起处,魏军皆被挠钩扯倒在地,缴了兵器,成了俘虏。
魏军三员领全被缚送中军,听候落。
孔明坐于帐中,对三将笑道:我八阵夺地造化,有鬼神莫测之机,纵然捉得汝等,何足为奇!
今放你三人回见司马懿,教他再读兵书,重观战策,来决雌雄,未为迟也。
命将其人盔甲卸了,以墨涂面,步行出阵。
至于所俘万余军士,却不送还。
司马懿见三将如此形状奔回,不由大怒:你三万人进去,只出来三个,真可恨也。
我在阵外观战,只见你等在阵内乱跑,不依我吩咐按门户方向破阵,却是为何?
三将委屈欲死,羞怒难当。
戴陵愤然答道:阵内气忽变,浓云密布,大雾弥漫,对面不见五指,哪里看得清方向。
待众兵被擒,方得睛也。
司马懿回顾诸将:公等在此观战良久,只见响晴白日,何曾见一丝云雾?不消得,孔明今日忽穿道装,必使妖术以惑我。
如此挫败锐气,有何面目回见中原大臣!
即自挺长矛在手,引百余骁将,五万兵众,催督冲杀。
便在此时,忽听四野鼓角齐鸣,喊声大震。
关兴从西南上杀来,姜维引一彪军从西北角杀至。
战场上蜀兵复又催动大阵,将魏军渐渐围裹在中,三路夹攻。
司马懿大惊,暗道:若真经此一战便将十万大军都葬送了,下步之事需不好办。
趁其合围未成,急从正东缺口杀出,退军渭滨南岸下寨,坚守不出。
检点人马,此战损兵过半。
魏军无不惊怖,均言蜀相诸葛亮非人,必为妖类。
孔明得胜收兵,押万余战俘回到祁山寨郑见粮草不敷支用,便不敢乘胜进兵,一边整编战俘,训练阵法,一边等李恢、李严两路军粮运来。
三日之后,成都忽有人来报,李恢操劳过度,患病不治而死,粮草不继。
孔明闻报,大惊失色。
又过两日,李严遣都尉苟安解送粮米至军中交割。
但因耽搁了路程,运来粮米半数为运粮军马所耗,运至军中者仍不敷支用。
细问送粮军士,方知苟安好酒,于路怠慢,因此违限十日。
孔明大怒,欲斩苟安,但看在与李严同为托孤大臣面上,命杖八十军棍放之,令其回去催军粮,将功折罪。
苟安被责,心中怀恨,径回成都,于路布散流言,孔明欲篡国自立为帝。
便有与孔明不合之东州士宦,将其谣言写成匿名表章,并以前番因用心腹马谡,致使败回汉中之事为例。
因怕其后漏风,便通过内侍宦官黄皓,奏与后主皇帝。
后主闻奏大惊道:似此是又一个曹丞相矣。
如之奈何?
内侍黄皓奏道:因无实据,不可坐实其罪。
陛下可诏丞相还归成都,明升其职,削其兵权,免生叛逆。
后主深以为然,即遣人至祁山大营,只言朝中因有大事,急宣相父孔明班师。
长史蒋琬不知其意,出班奏道:丞相自出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