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七十五集 魏延冤案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不止,锦褥尽湿。

镜头转换,汉中剑阁。

杨仪、姜维引军退入剑阁,下令更衣丧,扬幡举哀。

蜀军撞跌而哭,至有哭死者。

前队刚刚回到栈阁道口,忽见前面火光冲,喊声震地,一彪军拦住去路,为者正是大将魏延,单搦杨仪出来授,并交出丞相军符玺印。

众将上前,力劝息兵讲和,先为丞相回汉中治丧要紧。

魏延怒道:与你众将无干,休惹某恼。

只教杨仪交出将印兵权,否则绝不罢休!

众将无奈,急报杨仪。

杨仪自料不是魏延对手,即问姜维:似此奈何?

姜维:王平向与魏延交厚,可使其先往停

杨仪即命王平率军三千,去会魏延。

王平引兵前来,对魏延扬声道:魏文长!

丞相命你断后,你却引兵先回,烧绝栈道,阻截大军归路,意欲何为?

魏延在马上施礼:子均,此事与你无干,你且回去,只唤杨仪来见我。

王平不答,大声喝斥魏延部将:丞相去世,尸骨未寒,你等以武力截柩,不论有何冤屈,也是造反,诛杀满门重罪。

蜀科军律,你等难道不知?焉敢如此!

诸将皆知错在魏延,且家眷尽在成都,怎肯跟他造反?于是哄然而散,皆归王平。

魏延见此,无由分辨,长叹一声:子均,某自长沙随先帝以来,忠心耿耿,矢志不二,公亦素知。

今反罪已被杨仪坐实,某冤似海,是洗不清了。

今只得逃去西凉,与陛下另开一片国土,得功再回蜀汉。

你回去成都,替某在子面前分辨,则感戴终生!

罢回马,与子魏昌及数员旧部向西而逃。

王平在马上沉吟,反复品味其刚才数语。

过了片刻,杨仪扶着丞相灵柩,率军来到。

因问王平:反贼魏延何在?

王平:彼将部众留下,父子向氐羌而去。

想是惧罪,立功后再来成都见驾。

杨仪知五平与魏延长年并肩作战,定是私放,此时不敢公然问罪,怕激起众将之怒。

于是回头叫道:马岱将军,丞相临终之时,是怎样嘱咐你来?

马岱猛醒,遂引部下一千精骑,向北急追而下。

追出不到半个时辰,已见魏延父子及部从数骑,在前犹豫彷徨,不似惧罪亡命之相。

马岱见其是去南郑而非氐羌方向,便知欲归故宅府第,正在犹豫而已。

于是更不信其有造反之心,遂在后面扬声大叫:文长慢走,某有丞相密嘱要!

镜头闪回。

孔明临终之际,密嘱马岱:我死之后,你要密切监视杨仪、魏延,无论哪个因私仇而废公事,率军投魏或引魏兵入蜀,只要现端倪,立即斩之,不必先行奏闻。

嘱罢,又付以密旨:以此先斩后奏,后在子面前作为辨状。

闪回结束。

魏延听到马岱呼唤,回转马头。

心中热浪翻滚,便似受屈之人陡见父母,虽大丈夫泪不轻弹,却已流下两行热泪。

魏昌以为是因马岱前来追杀,父亲怒极而泣;又见马岱引一千铁骑前来,不由错会了意,于是提刀纵马上前,喝道:有道是情留三分,便好相见。

我父有何大罪,如此相逼?

口中着,举刀向马岱迎头便劈。

马岱侧身躲过,急呼魏延:文长,造反之罪尚未剖明,你怎敢诛杀国之大将!

魏昌认准其是来擒拿父亲,非但不停手,反而左一刀右一刀,刀刀不离马岱后脑勺。

马岱左躲右闪,数次遭险,不由怒,再次叫道:反贼魏延,你究欲如何?

魏延听出马岱话语中有相护之意,但见儿子不由马岱分,刀招紧急,不由恼怒交加,喝道:竖子,焉敢如此无礼!

举刀直奔儿子魏昌,要架开其手中大刀,救下马岱,才好话。

马岱见魏延举刀而来,惊出一身冷汗,暗道:魏延武艺蜀中无敌,今父子两个来并我一人,岂能引颈待死?罢罢罢,有道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想到此处,急拨战马,跳出魏延父子夹攻,绕到魏延背后,使出关兴所教拖刀之计,顺手对着魏延脑后就是一刀。

魏延本是上前阻止魏昌,毫无防备,怎生躲得?只听咕噜一声,人头落地,死不瞑目。

便在此时,魏延之刀也已砍在儿子魏昌颈上,与父亲两颗级同时落地。

魏延那几个部从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