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六集 流民之灾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则必克胡虏之乱。

贾后坐于帘后,见是张华荐举,便不复阻拦。

惠帝:准卿所奏。

命以孟观为征讨将军,领兵三万,去讨氐胡。

孟观:臣遵旨谢恩!

当即拜受兵符,到校场点齐三万军马,收拾起校路上非止一日,直至泾阳五十里外,扎下宫寨。

镜头转换,叛军大营。

胡王齐万年自从杀了周处,自谓晋廷再无能征惯战之将,于是日复宴乐,不复战备。

探马来报:晋朝皇帝派出殿中将军孟观,率兵三万,前来与周处报仇,请令定夺。

齐万年:晋朝之内,除文鸯以及周处,其余皆都不在寡人心上。

传令诸将,与我迎担

孟观驱兵大进,两军遇于平野,更不废话,俱各以矢石交攻,不肯相让。

孟观身骑黄骠马,手搦长矛,亲冒矢石,于阵中冲突来去。

齐万年上前接住,二人展开大战。

两军相接,呐喊震,胡兵不敌,乱作一团。

齐万年无心与孟观久战,交手二十余合,虚晃一招,倒拖铁戟便走,氐兵四处溃散。

孟观奋不顾身,勒军大进,一路上马不停蹄,凡经十余战,皆大获全胜。

直杀得氐兵十损七八,一直奔回梁山。

齐万年见退无可退,驱兵回帜,陈于山下,对孟观道:有道是穷寇休要急追,赶人不可赶上。

孤今与公决一死战,若要部将相帮之时,便不是好汉!

罢飞马而出,舞戟而上。

孟观也不示弱,叫道:某今当亲为周将军报仇,岂肯假于他人之手!

挺枪纵马,二人交手,各逞武艺,皆施绝学。

奋战至三十余合,正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旗鼓相当,不分胜负。

正斗到分际,氐兵后面忽然喊声大起,乱不成军。

齐万年急回头看时,只见老巢梁山城头火起,一支军马已攻破城门,一拥而入。

镜头拉进,来者打着晋军旗号,中军大旗上书:雍州刺史解。

雍州刺史解系所领皆乃生力之军,又是出其不意,故此将梁山城一鼓而下。

胡军守将逃走不及,力尽被擒,解系下令立即斩。

画外音:解系本来驻守雍州,奉梁王之命按兵不动,因闻孟观大胜氐胡,恐其独自成功;又知其乃贾后心腹,于是这才出兵来助,亦有将功折罪,讨好贾后之意。

齐万年与孟观正在激战之际,忽见老巢被袭,不由心中惊慌,一时手足无措。

孟观见有隙可乘,奋起神威,横过枪杆,顺手将齐万年抽下马来,喝令:绑了!

晋军一拥而上,将齐万年绳捆索绑。

孟观令将齐万年押至阵前,命部将对敌阵高喊:你等皇帝已被成擒,尚为何人而战?降者免罪,顽抗必诛!

众氐羌士卒虽然彪悍,但见皇帝已然落入敌人手中,亦各无心再战,于是呐喊一声,大部归降,余众一哄而散,跑入深山。

孟观下令打扫战场,自率亲军进城。

解系急忙率众出迎,着意结纳,献上梁山守城督帅级:孟将军,此乃叛军督帅级,请将军带回洛阳,并请在子面前善言,遮护末将前过则个。

孟观:前番周将军之死,皆因梁王见死不救,与将军无干。

某必以实奏报子,将军毋忧。

某即班师还京,尚请将军在雍凉二州收捕余寇,抚招流民。

解系:将军所嘱,末将敢不尽心竭力!

于是二人相别,孟观自率得胜之军回京,面见子报功。

不料孟观未至京师,梁王司马肜已拜折入都,呈报战果,以为己功。

惠帝收到捷报大喜,遂命张华率百官出西门三十里,来迎王师。

孟观监押齐万年奏凯还朝,见太傅亲率百官来迎,急提前下马,趋走上前,拜伏于地。

张华亲手扶起,善言相慰,并致子赏劳之意。

三军将领见主帅受子如此礼待,无不振奋。

张华犒军已毕,与孟观奏凯进城。

洛阳军民闻王师大胜而回,皆列途以观,万户空巷,齐呼万岁。

孟观全副戎装上殿面君,详述平叛之事,并陈报诸将之功。

惠帝大喜,令张华当场叙功,诏封孟观为大将军,随征将士各有升赏。

司马肜、夏侯骏、卢播、解系等助战有功,折却前罪,过往不咎。

数日之后,惠帝命将齐万年提出牢,游街四门,斩于市曹。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