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十八集 刘渊复汉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落,便见远处尘头大起,一彪军狂卷而至,直杀入汉军后队,横冲直撞。

汉军正在全力攻城,没有防备,全军大乱。

王弥闻报,急引亲军转身来迎,见前来解围者,正是前番自己手下败将北宫纯。

城头上诸将见救兵果至,无不拜服于地,向王衍称颂:司徒神算,纵使诸葛武侯复生,亦不及也。

王衍喜不自禁,急命王秉引军出城,与北宫纯里应外合,两面夹击。

王秉此时亦来了精神,急披挂上马,带领五千人马,杀出城来。

王弥正与北宫纯打得不可开交,不意被王秉引城内军马猛冲而至,于是引军而退。

北宫纯欲报前仇,引军紧追不舍,汉赵之军大败,收脚不住。

王秉率军在后猛追,直追至七里涧,又杀一阵,才与北宫纯引得胜之兵,回转洛阳。

王弥折兵大半,奔至平阳方才收拢败军,扎住阵脚。

于是怀羞含怒,不敢归国。

汉王刘渊闻之,急派侍中至营,请王弥将军还都,亲率文武迎于郊外,笑执王弥之手:卿乃常胜将军,声震中原。

败此一阵,何足为羞。

孤今亲迎将军回城,为卿拂席洗尘,酒菜都已备好,如何逗留不前,使孤久候台驾!

王弥慌忙参拜汉王:败军之将,尚蒙主公如此厚待,臣惭愧无地!

刘渊:胜败乃兵家常事,况将军止此一败乎!

孤王不怪,并加封卿为司隶校尉。

王弥:大王隆恩,臣感于五铭之内,愿终生效命殿下。

众官见此,感动不已。

镜头转换,洛阳城内。

北宫纯大胜一阵,与王秉合兵还归洛阳,来见司徒王衍,代凉州刺史张轨致意朝廷。

王司徒大喜,即引北宫纯上殿,表奏其救驾大功。

怀帝依司徒所奏,遣使随北宫纯前往西凉,封张轨为西郡公。

张轨力辞不受,天使最终赐以印绶,不允其辞。

王衍自后再聚宾客清谈,客必以“司徒登城一呼,凉州援兵即至”

之事逢迎,以为堪与当年汉献帝“说曹操,曹操到”

堪相媲美。

字幕:永嘉二年七月,汉王刘渊迁都于蒲子城。

有平阳渔人在汾水湾得玉玺一枚,献于汉王。

刘渊见玺上刻文“有新保之”

,疑是王莽时所用玺印,遂以为祥瑞之兆,重赏渔人使归。

群臣趁机劝汉王晋位为帝,刘渊欣然从之,于是祭祀南郊以承天命,正式建坛称帝,国号大汉,大赦境内囚犯,改年号为河瑞,后改永凤。

汉帝聚众升殿,命黄门宣旨:诏封皇子刘裕为齐王,刘隆为鲁王。

任命大将军刘和为大司马,封梁王;尚书令刘欢乐为大司徒,封陈留王;御史大夫呼延翼为大司空,封雁门郡公;宗室中以亲疏为等级,皆封郡县王;异姓中以功劳、谋略为等级,皆封郡县公侯。

大封百官已毕,群臣拜舞称贺。

太史令宣于修之出班进言:陛下今虽龙腾凤翔,接受大任,然晋朝未灭。

臣观今元荧日,荧惑犯于紫微,应不出三年,必能攻克洛阳。

蒲子城崎狭,不足天子久安。

平阳有天子之气,兼是陶唐旧都,望陛下上合天象之变,下合地理之祥,徙而都之。

汉帝大喜从之,于是迁都平阳。

刘渊既称汉帝,遂使皇子刘聪为大将军,总领全国诸军;以从子刘曜为龙骧大将军,领北兵以威震诸部单于。

这一日忽然心有所感,于是拿出当年恩师马岱所赠羌胡令牌,将鲁王刘隆唤至内殿。

刘隆:父皇唤儿至此,不知有何秘事指派?刘渊:我命你持此令牌秘密前往成都,往见成汉主李雄,劝其起兵东出汉中攻取长安,我大军则下魏赵,攻取洛阳;东西两面夹击,消灭晋朝。

若大事成就,许以平分关中疆土。

此事极秘,不可轻易漏泄,慎之慎之。

刘隆:儿臣铭记,谨遵父皇严命。

遂引三百随从,绕并州西出雁门,取道渭南,秘往成都去讫。

刘渊遣走鲁王,于是登殿升朝,下达诏命:着令辅汉将军石勒,左将军刘灵,你二人率马步军七万南下,寇略魏郡、汲郡及顿丘三城。

若不能下,朕当亲往。

二将奉旨出兵,大军所到之处,晋军望风而降,连下五十余垒。

石勒对于主动投降各垒主给予礼遇,皆赐以将军都尉印绶,并选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