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十八集 刘渊复汉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其垒丁强壮者充军。

于是选得五万精卒,其余老弱者附垒以居,安堵如故。

镜头转换,甘陇道上。

鲁王刘隆率领一众部从,间道向西,渡过渭南,翻越陇右,密行汉中,逶迤到于成都,来见成汉帝李雄,呈上父亲赵汉皇帝国书,并示之以羌胡令牌。

李雄先看国书,轻轻冷笑,不以为然;再观那令牌,见是蜀汉镇西大将军马之令,不由肃然起敬,龙心大悦。

于是将令牌还了刘隆,问道:孤闻你父称汉王之时,是奉蜀汉后主刘禅名号,此事有诸?刘隆答道:有之。

实不瞒陛下,我父便是后主之孙,北地王刘谌先公之幼子也。

当年被征西将军马岱救往西凉,遂继我先祖刘豹公之位,以为匈奴左贤王,北部都尉。

李雄以手加额,由衷赞道:如此说来,你父当为孤之叔父,你我本是兄弟之谊。

如此,贤弟在成都歇息数日,可还报令尊赵汉天子,孤随后即兵应之。

当即盛排筵宴,款待鲁王。

刘隆大喜,次日至昭烈帝庙上祭,复至武侯祠祭拜孔明先师神位,然后拜辞成汉天子李雄,率部从出汉中北上,回报父皇刘渊。

李雄送走刘隆去后,便欲大起成都之兵,北伐长安。

便在此时,黄门忽然入报:尚书令杨褒病故。

李雄深为痛惜,遂令厚葬,亲为致祭,以其子袭父之爵,拜为骑都尉。

为杨褒治丧已毕,便令整修战备,厉兵秣马,欲从巴郡、汉中两路出兵北伐。

早有晋朝在成都细作闻之,飞马由汉中出关,报到洛阳。

晋怀帝闻报大惊,遂下诏命:升尚书左仆射山简为征南将军,加封督宁、益二州军事,都督荆、湘、交、广四州诸军事,南镇襄阳;使刘琨、王浚引兵北上,以当幽并之敌。

字幕:山简,字季伦,河内怀县人,故司徒山涛第五子,西晋名士。

山简既奉诏命,便到襄阳任所。

此时正值荆襄之地四方寇乱,天下分崩,王威不振,朝野恐惧。

山简却十分闲适,每出门嬉游,皆至习家池上陈设酒宴,动辄酒醉。

当时雍州流民大多在南阳谋生,朝廷下诏将流民遣返回乡,流民皆不情愿。

前荆州刺史刘弘之子刘璠时为顺阳内史,于是招抚流民,江汉之民翕然归之。

山简心中怀恨,于是上奏怀帝,称刘璠收买众心,若被流民劫奉为主,为祸不浅。

朝廷准纳其奏,诏命刘璠为越骑校尉,将其调离荆州。

荆襄之地自此大乱,当地人无不追思刘弘父子。

山简一封奏疏驱走刘璠,于是传令南中郎将杜蕤派兵遣送流民北归,限期出。

因此一道檄令,引出数位好汉。

先有京兆流民王如,早年曾任武吏,因遭遇战乱而流于宛城,深得流民依赖。

因见山简驱民还乡,于是暗招壮勇,趁夜袭击杜蕤,将其击败。

其后又有冯翊人严嶷、京兆人侯脱,亦分别聚众攻打城镇,杀死县令,响应王如。

不过旬日,流民聚众达四五万人,皆举王如为。

王如遂自称大将军,兼司、雍二州牧,自称藩属于匈奴汉主刘渊,奉其年号。

王如由此在沔汉地区大肆劫掠,山简无力抵制,只能保守襄阳,政令不能行于州郡。

镜头转换,按下荆襄,复说并州。

永嘉四年,白部鲜卑及铁弗匈奴起兵造反,响应汉主刘渊西征之军,劫掠并州。

晋并州刺史刘琨急遣使者,携重礼再往代国,向穆帝猗卢请兵相助。

穆帝遂遣侄儿郁律率骑二万往助,大破白部鲜卑及铁弗匈奴叛军。

晋怀帝闻报大喜,因此下诏,封拓跋猗卢为大单于、代公,并割陉岭以北马邑、阴馆、楼烦、繁畴、崞五县以赐之。

代国自此东接代郡,西连西河、朔方,方圆可达数百里,疆域由此扩大。

拓跋猗卢乃徙北地十万户以充五县之地,势力益炽。

同年秋,关东欠收,致京都洛阳饥饿困顿。

辅汉将军石勒兵锋所指,晋朝各处官兵不能抵敌,望风披糜。

怀帝接报,诏令太傅司马越:今天下扰攘,时局将近不可收拾。

卿可急遣使节,插羽之檄,征召各郡诸侯之军,引兵勤王,前来救援京师。

司马越:臣惶愧,臣遵旨。

怀帝挥手,命其出宫安排,然后亲自书写诏旨,使承旨官誊写十数份,盖印用玺。<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