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大败而回。
光始七年,慕容熙为苻训英修建新宫承华殿,令百官及军士负土于北门,以致北城之土与米谷同价。
夏四月癸丑,苻训英作孽到头,终于病逝。
慕容熙哀痛过度,决定为苻训英修庙,强迫嫂高阳王妃张氏自杀,为苻训英殉葬。
复强迫官员为苻训英哭丧,若不流涕者重罚,百官只好用辛辣之物刺激双目流泪。
苻训英尸体收敛完毕,出城殡葬,因灵车过于高大,燕主遂令拆毁皇宫北门以出。
当时城中百姓见状,皆谓此乃自毁门户之举,其国祚必将不久。
灵柩至于陵穴,慕容熙忽命开棺,扯开裹尸布以便再细看苻训英样貌。
见其容貌如生,竟至情不自禁,亲入棺与苻训英之尸交配而出。
画外音:以皇帝之尊当众奸尸者,慕容熙乃有史以来第一人,亦唯独一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真是千古奇闻,惊艳全球!
皇后下葬次日,慕容熙尚未回宫,城中忽起暴乱。
镜头闪回,冯跋出场。
字幕:冯跋,字文起,小字乞直伐,长乐信都人。
西晋永嘉之乱时,冯跋祖父冯和避乱于上党。
父冯安勇武兼有器量,在西燕武桓帝慕容永时任将军。
西燕灭亡后,冯跋迁至和龙,在长谷安家。
冯跋年幼时持重寡言,宽仁大度,喝酒一石不醉。
其有三弟皆仗义游侠,不修行业,惟有冯跋恭敬谨慎,致力于家业,为父母器重。
后燕惠愍帝慕容宝继位时,任命冯跋为中卫将军。
冯跋与其弟冯素弗先曾因事获罪,慕容熙有杀冯跋之意,冯跋兄弟遂逃匿深山。
冯跋时闻皇后已死,慕容熙亲自送葬出城,自觉时机已至,遂与诸兄弟商议:慕容熙昏庸暴虐,又忌恨我兄弟,既无退路,不能坐等被杀。
今彼出城营葬皇后,我兄弟应及时而起,建立公侯大业。
若不成功,无非死耳。
诸兄弟二十二人闻听,都愿听从。
策划已定,便与从兄冯万泥、张光等人实施行动。
当夜,冯跋与二弟藏于车中,令家眷妇女驾车,潜入龙城,隐藏于北部司马孙护家宅。
因慕容熙自毁宫城门户出城送葬,数人毫不费力,便即摸入宫城,趁机砸监反狱,共推慕容宝养子慕容云为领,召集五千余服役囚徒关闭城门拒守。
中黄门赵洛生闻变急逃出城,赶去陵地报告燕主。
慕容熙闻说是冯跋为起事,说道:不过是小盗贼作乱而已,我回城便皆诛之。
于是整理头,穿好甲胄,引送葬兵士驰赴祸难。
闪回结束。
慕容熙夜间回到龙城,攻打北门不下,军士皆溃。
慕容熙于是逃进龙腾苑,身穿便服躲进树林,但终被叛军抓住,押送冯跋。
慕容云遂亲将慕容熙弑杀,令与其诸子一同葬于城北。
慕容熙死时仅二十三岁,共在位七年。
冯跋等叛将遂拥立慕容云为帝,史称北燕惠懿帝。
慕容云此时既为皇帝,便即恢复原姓,唤作高云。
遂改年号为正始,国号仍为大燕。
于是大封功臣:任命冯跋为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录尚书事、武邑郡公;命冯万泥为尚书令,冯素弗为昌黎尹,冯弘为征东大将军,孙护为尚书左仆射,张兴为辅国大将军。
又封五十多人为伯、子、男、乡、亭侯,赏赐士兵谷帛不等。
慕容熙原班官僚人马,亦皆令恢复爵位。
立妻李氏为后,子高彭城为太子。
二月,越骑校尉慕舆良谋叛,被高云诛杀。
高云故此心中常怀恐惧,选拔精壮武士为心腹爪牙。
使宠臣离班、桃仁掌管宫廷警卫,对二人赏赐不计其数,甚至其衣食住行也与己同。
离班、桃仁贪得无厌,即便如此亦满腹怨言,时怀叛逆之心。
正始三年十月十三日,高云驾临东堂,离班与桃仁怀藏利剑而入,声称有事禀报。
当近高云之身时,离班突然抽剑直刺,高云以茶几抵挡,桃仁又从旁行刺,遂将高云弑杀。
冯跋帐下督张泰、李桑分别抢入东堂,将离班、桃仁杀死。
冯跋平灭叛乱,令将高云尸移到东宫,谥为惠懿皇帝。
安置皇帝灵柩已毕,复命人往内宫寻找太子之时,方知太子高彭城竟已死于乱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