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成复又利用此错案进行鼓动,群臣愤泣。
沮渠蒙逊至氐池迅聚兵万余,北凉镇军将军臧莫孩率部来投,羌、胡也起兵拥戴。
蒙逊适时率军直达张掖,置段业于众叛亲离之下杀之。
段业既死,尚书右丞梁中庸等推举沮渠蒙逊就任凉州牧、张掖公,改元永安,后改称凉王,史书亦称北凉。
北凉初建,处在后凉、南凉、西凉四面强邻压境之中,形势险恶。
为巩固政权,沮渠蒙逊重用汉族人士治国,整顿内政。
先轻徭薄赋,令民专功南亩,同时放宽刑罚,赈恤灾荒,检查失政,严督官司吏,劝课农桑,以期明设科条务尽地利。
其次聚贤纳士,凡有治国用兵才能者,不拘其民族身世,均予擢任重用。
不因小过害贤,不因降将不用。
敌国降将如杨统、张穆、焦郎、文支等,也参掌枢要,专镇一方。
蒙逊执政,提倡儒学,对凉州旧臣有才望者咸加礼用。
敦煌人阚骃博通经传,聪明过人,沮渠蒙逊拜其为秘书、考课郎中,令点校经籍,刊定诸子三千余卷,加奉车都尉。
敦煌人刘昞曾在西凉李嵩时为儒林祭酒,从事郎中,沮渠蒙逊拜其为秘书郎,专管注记,在京城建造陆沉观,供其居之,学生数百,月致羊酒。
其后更拜敦煌人宋繇为尚书吏部郎中,委以重任。
还有张湛、索敝、阴兴、宗钦、程骏、程弘等大批着名学者,云集张掖,都给予殊荣,使各得展其长。
永安三年,北凉经过生聚教训,国富兵强,府库充盈。
沮渠蒙逊遂厉兵秣马,派军四出,对外进取,连战连胜,扼制西凉吕光不敢向东争地。
又经八年休养生息,挥师南向,到永安十一年,一战而击溃南凉主力。
南凉国主秃褥檀在凉州立脚不住,只得引领部众撤往乐都,以避北凉兵锋。
从此北凉大盛,囊括姑臧在内,枹罕以西至酒泉以东,大半个河西走廊广阔地域。
永安十二年,北凉国移都姑臧城。
沮渠蒙逊听从群臣所请,正式传檄天下,宣布即立河西王大位。
称王之后,又从西秦手中夺回河湟郡,继而乘战胜余威平灭西凉。
西域三十六国由此皆遣使朝贡,奉北凉为宗主之国。
承玄三年,北凉终于完成河西走廊统一,疆土东接金城,西包敦煌,势力所及达于葱岭。
玄始年中,沮渠蒙逊大兴佛教,厚礼延请天竺高僧昙无谶,到姑臧传授佛学并译经。
昙无谶不负河西王重望,先后与河西沙门惠嵩、道朗等合作,译出《大般涅架经》三十六卷,《六等大集经》二十九卷,共十四部佛经,传于后世。
除了翻译佛经,沮渠蒙逊还先后命人开凿天梯山石窟、文殊山石窟,马蹄寺石窟部分洞窟,金塔寺石窟,以及敦煌莫高窟等部分石窟,皆成为河西文化瑰宝,永不磨灭。
镜头转换,由此按下北凉,复说西凉之事。
凉王吕光晚年昏愦,以致后凉朝政大乱,境内各族叛乱,国事颓败。
太常郭黁善于天文数术,深得国人信重。
会当荧惑星守井宿,便谓仆射王详:荧惑星守于井宿,凉州分野将有大兵乱起。
今国主吕光年老,太子暗弱,太原公吕纂凶暴,一旦主上晏驾,祸乱定会生。
我两人长期居于朝廷要职,太原公一直咬牙切齿痛恨,彼时我等定会成为其欲诛杀要对象。
公谓奈何?
王详: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太常公既虑及此,则必有保身之策,某洗耳恭听。
郭黁:今观国中诸部,是属田胡部落领王乞基力量最强,都城姑臧东苑、西苑之人多为其旧属部众。
某欲与公共举大事,推王乞基为,则两苑之人必皆为我所有。
公谓如何?
王详服其善断,于是从之,二人计议已定。
郭黁于是率二苑之众夜烧洪范门,使王洋为内应。
不料事泄,王祥被杀,郭黁连夜逃出京城,遂据东苑以叛。
民众视郭黁反凉乃是圣人举事,相信必能成功,群起响应。
凉王吕光召太原公吕纂讨伐郭黁,两军战于白行,吕纂战败。
吕纂又与西安太守石元良共击郭黁,郭黁兵败,投奔西秦。
吕纂部下司马杨统欲图谋反,举其从兄杨桓为主,杨桓怒而不从,杨统遂归降郭黁。
凉州人张捷、宋生等招集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