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告诉郡县长官,遂派兵随同宗齐受前去抓捕,全部投入监狱。
其中山阴县人赵钦招供:本村人薛道双曾奉侍谢灵运,通过成国告诉我说,谢某充军广州,以钱财命我等购买弓箭刀枪器械,结交乡里健儿,在三江口劫救谢某。
我等图其钱财,于是集合众人劫取谢某,但没成功。
我众人回来时饥饿,只好沿路打劫,此供是实。
郡守得其口供,上奏朝廷,皇帝便下诏书,令在广州将谢灵运就地正法。
谢灵运至死不知己犯何罪,但知得罪朝中政要多人,必是遭其陷害而已。
遂于临死时写诗道:龚胜无余生,李业有终尽。
稽公理既迫,霍生命亦殒。
凄凄凌霜叶,惘惘冲风菌。
邂逅竟几何,修短非所悯。
送心自觉前,斯痛久已忍。
恨我君子志,不获岩上泯。
诗中所称龚胜、李业,亦比前诗中所说张子房、鲁仲连等辈耳。
闪回结束。
谢灵运被诛当年,北府军大将胡藩亦卒。
享年六十二岁,谥壮侯。
是年九月二十八日,罽宾高僧求那跋摩圆寂于建康只洹寺,终年六十五岁。
大师去逝时盘坐绳床,容貌无改,空中弥漫芳烈香气,四丈龙蛇从尸体旁缓缓升起,直上云天。
同年夏秦王赫连昌叛魏西逃,被魏太武帝诛杀,其家属也大都受牵连而死。
乙亥,宋文帝元嘉十二年、北魏太武帝太延元年。
高句丽王琏派使臣进贡北魏,北魏拜王琏都督辽海诸军事,为辽东郡公,高句丽王。
吐谷浑王慕璝死,其弟慕利延继位,慕利延通使纳贡于南朝刘宋。
是年北魏统一中国北方,从此中国结束十六国之乱历史,正式进入南北朝时期。
太延二年,北魏高僧惠始在八角寺逝世。
临终前沐浴净身,换上干净衣服,将弟子叫到身边站立,自己正襟而坐,平静气绝。
死后停尸十天,坐式不改,容貌肤色如同平时,见者无不称奇。
弟子将其坐式入棺,埋在寺内。
西元四四六年,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魏太武帝拓跋焘为保卫国都平城,调司、幽、定、冀四州十万人,在东起上谷,西至河曲一带大规模修筑边防。
并在北方陆续设置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六镇。
大兴四年闰三月,北燕主冯弘遣尚书高颙前来北魏请罪,请将小女充当后宫嫔妃。
太武帝拓跋焘同意其请,并征召其子冯王仁入朝侍奉,冯弘拒不接受。
散骑常侍刘训对冯弘说道:大王虽与魏朝缔结婚姻互通和好,但不遣太子入朝侍奉,则前功尽弃。
魏若因此大举进攻,则我将有危亡之忧。
昔刘禅凭重山以为屏障,终衔璧投降,孙皓倚长江天险拒敌,则还是归顺晋朝。
况今魏朝强胜晋朝司马氏,我燕国弱于吴、蜀,但愿大王派遣太子入朝,以奉行大国诏令。
然后收集离散,施以恩泽,分赈仓廪以济困乏,劝导农桑以求丰收之年,方可望国家转危为安,社稷得以恒存也。
冯弘闻谏大怒,将刘训杀死。
太武帝见冯弘拒遣太子入质,复诏令乐平王拓跋丕等率兵前往征讨,燕国日益紧迫,上下无不深感危惧。
燕太常卿阳岷再次劝说冯弘向北魏请罪求降,遣冯王仁到北魏充当人质。
冯弘:置太子于敌国虎口,我不忍为。
倘果然不幸,我往高句丽,以谋今后可也。
阳岷:魏举天下之众来攻我一隅之地,愚谓势必瓦解。
高句丽乃是夷狄,不能轻信,即有其始,恐不有终。
大王若不及早决断,悔不及矣。
冯弘不听,密派人到高句丽下书。
大兴六年,高句丽王高琏派葛卢率众迎接冯弘。
葛卢到和龙城,脱其粗陋布衣,以燕国精良兵器铠甲装备部下。
冯弘于是尽携龙城成年男女部众,进入高句丽。
冯弘到辽东之后,高句丽王高琏并不亲至迎接,只遣使者前去慰劳:龙城王冯君来到野外止息,兵马甚为辛苦否?
冯弘遂以皇帝身份应答使者,并使人宣诏高句丽王。
高琏恼怒,即将冯弘安置于平郭,其后令其迁往北丰。
冯弘到北丰后政令刑法、赏赐处罚,皆如在自己国内。
高句丽王未料冯弘一个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