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成功。
李密自感力不胜敌,带领随行人马逃遁,奔向虎牢,邴元真献洛口仓城以降王世充。
此次北邙之战,王世充大胜,共俘降瓦岗军十余万人,将领数十人。
李密率残部逃至河阳,犹企图南阻黄河,北守太行山,东连黎阳,以图进取。
但诸将情绪沮丧以极,认为大势已去,难以恢复。
李密进退维谷下,于是抛弃众将,与王伯当、贾闰甫率残部二万人进入关中,投降唐朝。
其余众家寨主将帅以及州县领,如李公逸、裴行俨、周法明、杜才干、徐圆朗、周文举、王当仁、刘黑闼等,先归王世充,后又转投唐高祖李渊。
魏徵前往河北,暂时归附窦建德,后随徐世积、张善相、张亮等投降唐朝。
画外音:可叹瓦岗义军,自李密加入之后迅壮大,一年内便为天下群雄之;至此亦因李密先杀恩人翟让,后私降隋皇泰帝,又与郑公王世充争权夺利,迅灰飞烟灭。
成也李密,败也李密,夫复何言!
更有当初随翟让初创瓦岗寨之邴元真,只因李密阴谋杀死翟让,便对李密不满,故在李密兵败之际,举大本营洛口仓以降,就而造成瓦岗军最终瓦解。
王世充获得决定性胜利,论功行赏,便命邴元真为滑州行台仆射,甚为厚待。
濮州刺史杜才干乃是李密旧将,于是率人到滑州,骗邴元真出城,将其袭杀,然后降唐。
瓦岗军败散,李密降唐,王世充尽得河南之地,由是班师还朝,向皇泰主报捷请功。
杨侗此时身边再无亲信大臣可用,只如牵线木偶一般,听能听他吩咐,不敢有丝毫违拗。
由是便依吏部奏拟,封郑国公王世充为太尉,开府建衙,设置府中百官。
朝中事务无论大小,俱都决于太尉府,朝廷只拱手称制,主理宗庙祭祀而已。
王世充于是开府坐堂,下令招贤。
一招文才学问优秀,足以助理政务才俊;再招武艺群,敢于冲锋陷阵武将,三招善于审理悬疑不决之案,智谋兼备、且精熟刑律推官狱吏。
中原士子闻说太尉招贤,每日前来投函自荐或荐人者络绎不绝,各有数百人众。
王世充一概亲自考核,殷勤慰问款待,又以小恩小惠,诱买人心。
当时有识之士见其口是心非,便断定其必怀异志,因此真正人才不入。
王世充有次进宫侍宴,回府后大吐一场,疑是天子欲谋相害,在食物下毒所致,从此以后不再朝见皇泰帝,更即不打照面。
其后未久,便派云定兴、段达上奏,陈述自己历来所建大功,要求赐给衣服、朱户、纳陛、车马、乐器、虎贲、斧钺、弓矢、秬鬯等九锡,欲效曹操故事,出夺权信号。
唐武德二年三月,皇泰主被迫诏拜王世充为相国,封爵郑王,赐给九锡。
时有道士桓法嗣,自称善解释占卜图书,于是求见太尉,呈上《孔子闭房记》。
然后专指内中一页图谶,上画一个男人,手持竹竿赶羊。
王世充问道:此图何意?
桓法嗣答道:隋帝姓杨。
一根竹干为王,乃为相国尊氏。
王在羊后,预示相国必当取代杨隋,当为天子也。
不等王世充再问,又出《庄子人间世》、《德充符》两篇呈献道:此两图上篇谈“世”
,下篇谈“充”
,乃为相国尊讳。
更谓相国顺应符命,当为天下共主。
王世充闻言大喜,再拜接过图谶,立即任命桓法嗣为谏议大夫。
此后又命军士暗中捕捉各种鸟雀,令桓法嗣将其所谓符命写于布帛,系在鸟雀之颈,然后放飞。
若有狩猎者在林中打下这种鸟雀,必进相府来献祥瑞,也都不分老少,皆命授予官职头衔。
段达、云定兴便集符命,送进皇宫,对皇泰主说道:天命不是凡间小事,亦不可不畏。
郑王功德巍巍,才能盖世,又天命所在,便请陛下禅让,仿效唐尧、虞舜圣德之举。
皇泰主怒道:若我隋朝气数未竭,则无此语;如果天意改朝换代,又谈何禅让?便使王世充进宫弑帝可也。
公等皆为先帝老臣,竟出此叛逆之言,大失孤之所望!
段达等人闻听,惭愧于心,无不流泪,再拜而出。
王世充闻报,又派人进宫,对杨侗说道:今天下不宁,国需长君。
便请暂时让位于丞相,以安天下,待至天下太平无事,必还位于皇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