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十四集 群雄归唐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刘武周喜其骁勇,封为宋王。

宋金刚劝说刘武周攻打晋阳,南向与李渊争夺天下,刘武周深纳其计,任命宋金刚为西南道大行台,统兵三万去打并州。

武德二年六月,刘武周进围介州,因有僧人道澄从城内接应,就而攻克。

唐高祖闻报,命左武卫大将军姜宝谊、行军总管李仲文击刘武周。

两军遇于介州西南雀鼠谷,刘武周部将黄子英以兵诱之,姜宝谊、李仲文遇伏大败,二人都被刘武周抓获,既而又设法逃出。

唐高祖不怪,添兵再战。

七月二十五日,宋金刚侵犯浩州,十天后不克而退。

九月,唐朝右仆射裴寂到介休,宋金刚据城抵抗。

裴寂在度索原介山下扎营,宋金刚切断水源,唐军士兵陷于渴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便在裴寂移营靠近水源之际,宋金刚趁机进攻,唐军溃败,几乎全军覆没。

于是自晋州以北城镇全部沦陷于宋金刚之手,唯独西河保存。

宋金刚再次俘虏姜宝谊,因其谋划逃回唐朝,遂命杀死。

刘武周就此占据太原,继派宋金刚攻克晋州(山西临汾),唐朝右骁卫大将军刘弘基逃回唐朝。

宋金刚进逼绛州,又攻陷龙门(今山西河津)。

由此山西沦陷,长安大震。

十月,宋金刚进攻并攻克浍州(治山西翼城),其势甚猛。

裴寂性格怯懦,不敢出击,催促虞、泰二州居民进入城堡,并焚其城外积蓄。

百姓惊恐且怨,反而相继为盗。

夏县居民吕崇茂被唐军烧毁家园,因而造反,聚众自称魏王,响应刘武周。

裴寂派兵前去讨伐,却被吕崇茂打败。

唐高祖李渊闻说宋金刚猖獗,知道裴寂不敌,乃派秦王李世民为帅,率军出征山西。

李世民便乘寒冬冰封,带兵从龙门渡过黄河,驻扎柏壁,与宋金刚对峙。

当时黄河以东州县迭遭抢劫,百姓惧怕侵扰,聚居城堡自守,唐军无可征集,由此缺粮。

李世民命布秦王檄以晓谕百姓,并严禁部队搜掠。

百姓闻说是秦王李世民率军而至,无不前来归顺,远近来投。

各堡亦争相馈送粮食,军粮因此充足。

秦王见天寒地冻,于是下令休兵养马,只命将佐以游骑袭掠,大军则坚壁不战。

由是民心皆归秦王,宋金刚势力日衰。

十二月,唐永安王李孝基采纳于筠建议,进攻夏县吕崇茂。

吕崇茂不敌,急遣使往浍城向宋金刚求援。

宋金刚派遣手下大将尉迟恭、寻相应援,二将带兵迅赶到夏县。

李孝基腹背受敌,由是大败,以至全军覆没。

李孝其与部将独孤怀恩、于筠、唐俭、刘世让等,都被尉迟恭俘虏。

宋金刚于是挥师大进,占领太原。

镜头闪回,便说尉迟恭由来。

字幕:尉迟恭,字敬德,朔州鄯阳鲜卑族人,祖籍太安狄那(今山西寿阳县)。

尉迟恭出身贫寒,年少时以打铁为业。

隋大业末年,在高阳参加官军讨伐暴乱,以勇猛闻名,被朝廷提拔为朝散大夫。

刘武周起兵反隋,闻知尉迟敬德作战勇猛,便将其网罗到自己麾下,担任偏将。

刘武周命宋金刚此番举兵南下,支援夏县,尉迟敬德便为帐前先锋。

闪回结束。

尉迟敬德奉命来救夏县,与吕崇茂里应外合,大败唐军,尽俘李孝基、独孤怀恩、于筠、唐俭及行军总管刘世让等,于是一战成名,天下皆知。

占领太原之后,尉迟敬德随宋金刚继续南下,又相继攻克晋州、浍州,一路势如破竹。

演义小说中说其日抢三关,夜夺八寨,便系指此战。

李世民闻讯,即派兵部尚书殷开山、行军总管秦叔宝,在美良川(夏县北)设伏截击,断其归路。

尉迟恭大获全胜,振旅还师浍州,正好进入唐军埋伏,于是被秦琼一战而败。

尉迟恭仅与寻相只身脱逃,部众全被唐军所俘。

转过年来,便是武德三年正月。

宋金刚欲报夏县之败,乃命尉迟敬德往介县牵制唐军主力,亲引大军围攻绛州。

围城百日,却不能克。

宋金刚军队粮食吃光,只得向北撤军,唐军大开城门,随后追击。

又至雀鼠谷中,唐军追上宋金刚,一天交锋八次,每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