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五日,黄巢前锋柴存顺利进入长安,遣使报入中军。
遂以尚让为平唐大将军,盖洪、费全古为副将军,下令将士向长安进。
唐金吾大将军张直方率文武官数十人,远至灞上迎接,向黄王冲天大将军投诚献降。
黄巢乘坐金色肩舆,随从将士皆披束绫,身穿锦袍,手执兵器,簇拥黄巢而行。
义军浩浩荡荡,甲骑如流,辎重塞涂,千里络绎不绝。
长安市民夹道观看,尚让一路散檄文,告谕士民百姓道:黄王起兵,本为百姓,非如李氏不爱汝曹,汝曹但安居无恐。
又命义军将士在街道上每遇到贫民,往往施与财货。
十二月十二日,黄巢进入太清宫。
翌日便于含元殿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建元金统,并宣布大赦天下。
黄巢称帝,封其妻为皇后,以尚让、赵璋、崔璆、杨希古为四相,孟楷、盖洪等为尚书左、右仆射兼军容使。
郑汉璋为御史中丞,费传古为枢密使,李俦、黄谔、尚儒为尚书,王璠为京兆尹,许建、朱实、刘塘为军库使,朱温、张言、彭攒、季逵为诸卫大将军、四面游奕使,方特为谏议大夫,张直方为检校左仆射,马祥为右散骑常侍,皮日休、沈云翔、裴渥为翰林学士,令其甥林言为功臣军使。
齐帝登基,便即下令:凡唐官三品以上者全部停任,四品以下则官复原职。
对唐宗室、公卿士族则实行严厉镇压,杀唐宗室在长安者无遗。
宰相豆卢瑑、崔沆及左仆射于琮、右仆射刘邺、太子少师裴谂等藏匿民间,被义军搜出后皆杀之;将作监郑綦、库部郎中郑綦拒不投降,举家自杀。
到灞上引众迎降之左金吾大将军张直方,只因匿公卿于夹壁墙中,事后亦被诛杀。
黄巢军进入长安后整众而行,不剽财货,军纪严明,闾里晏然。
但黄巢即位称帝不久,其部将便各现狰狞面目,纵容士兵杀人满街,黄巢亦不能禁。
黄巢军不但每日于长街杀人,又没收富家财产,号称“淘物”
。
致使宫室中百官连鞋履亦被抢去,上朝时皆赤脚而行。
义军占了长安,四周还依旧是各路方镇节度使所据,时刻伺机反扑,复夺两京。
而此前起义军长期流动作战,虽然占领过许多州县,皆未留兵防守,往往义军前脚刚走,后脚复又为官军所得,直落得空费气力。
黄巢占领长安之后,亦曾欲图追击僖宗等逃亡残余,并命尚让、林言、王璠等率众五万往攻凤翔。
当时郑畋出任凤翔陇右节度使,乃命部将唐弘夫在龙尾坡设伏,大破尚让军,斩王璠之子,并传檄四方藩镇,合讨黄巢。
此后义军便龟缩于长安城中,再无开疆追敌之举。
郑畋在龙尾坡大败齐军,斩二万有余,长安大震。
捷报传至成都,唐僖宗得知,对众臣盛赞郑畋,并下诏命,任其为检校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充任京西诸道行营都统。
当时关中各镇尚有数万兵马,在长安失陷后无人指挥,群龙无。
郑畋得掌兵权,便把各镇兵马皆召到凤翔,并与泾原节度使程宗楚、秦州节度使仇公遇、鄜延节度使李孝恭、夏州节度使拓拔思恭等各州诸侯结盟,然后布讨贼檄文。
各地方镇接到郑畋檄文,先后兵关中,直指长安。
黄巢闻报惊惧,从此不敢再想西进之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僖宗闻报形势一片大好,遂又下诏,命郑畋进位司空、兼门下侍郎、领京城四面行营都统,并获赐御袍犀带。
使其统一指挥全国勤王之军,筹划复夺长安。
又擢升凤翔军镇将李昌言为行军司马,率凤翔兵驻于兴元府,防守通往成都要道。
由于战争消耗极大,凤翔府库捉襟见肘,郑畋不得不减少对士卒犒赏,削减军饷。
李昌言因此不满,于是动兵变,率军攻回凤翔府。
郑畋不忍见官军自相残杀,遂将兵权交给李昌言,上表奏称:凤翔为御贼要地,宜须骁将镇守,臣已年迈,愿让贤于大将李昌言,由其接任凤翔节度使,伏惟圣裁。
奏章至于成都,僖宗大惊,亦无可奈何,只得准奏。
李昌言既获节度使重职,遂心满意足,于是派兵礼送郑畋至成都。
但怕郑畋报复,此后便时时欲置郑畋于死地。
中和二年,郑畋到达成都,担任司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主管军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