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二十二集 卫州惊变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话不在多,字字诛心。

朱弘昭、冯赟被天子一番话,问得惶惧不安,无言相对。

此时李从珂已离长安,向洛阳挥师而进,一路郡县无不望风迎降。

朝廷所派征讨军马,先后投到李从珂麾下。

旬月之间,凤翔兵至陕州,眼见进逼洛阳城下。

李从厚至此再无良策,遂遣使宣召石敬瑭入朝,命其率军抵御凤翔军东进。

侍卫都指挥使康义诚欲降潞王,自请率京中禁军出征;马军指挥使朱洪实则主张以禁军坚守洛阳,二人争执不休,皆称对方是想趁机造反。

李从厚难辨是非,遂将朱洪实斩,倾尽府库犒赏禁军,令康义诚出城平叛。

禁军愈加骄纵,乃出城西去,行军途中肆无忌惮,扬言到凤翔再领赏赐。

禁军出城,李从厚便命处死李重吉、李惠明兄妹。

康义诚奉了皇帝之命,率领三万禁军出离洛阳,一路浩浩荡荡气势昂昂,向长安杀来。

潞王李从珂此时已攻破陕州,于路出檄文,传书洛阳慰抚京中百官,称此番入京只诛朱弘昭、冯赟两族,其余人等皆勿需忧虑。

朝中百官亦正恨朱、冯二贼,收到檄文,于是更无主战之心。

而这时朝廷禁军刚行至新安,便已百十成群,争相奔向陕州,来向潞王纳款投诚。

康义诚到达陕州境内乾壕,见麾下仅剩几十人,不由感到好笑,亦向李从珂请降。

李从厚在洛阳闻说,所派禁军全军覆没片甲不回,忙命宦官召朱弘昭入宫商讨对策。

朱弘昭却以为皇帝是要追究罪责,索性投井自杀,连皇帝的面也不用见矣。

京城巡检安从进早有投降李从珂之意,乃趁机率本部军攻杀冯赟,诛灭其族,而后派人将朱弘昭、冯赟二人级,送往李从珂军中。

李从厚见洛阳已经无法据守,决定放弃洛阳,逃奔魏州,再图谋复起。

乃命孟汉琼先行出京,到魏州安排诸项事宜,并使亲信慕容迁率所部控鹤禁军,把守玄武门。

但孟汉琼一出城门,便单骑奔向陕州,也来投降李从珂。

李从厚当夜从玄武门逃离洛阳,带五十名侍卫逃奔魏州。

慕容迁原本表示率部随行护驾,但当李从厚出城后却立即关闭城门,派人前往陕州与潞王李从珂联络,请其率军入都,己为内应。

宰相冯道次日上朝,方知皇帝李从厚已经出逃,乃进宫禀告太皇太后。

曹太后到此更无别策,只得以“亲儿是儿,义子亦子”

自我宽慰,命内宫诸司持了自己懿旨敕书前往乾壕,迎此义子殿下李从珂入京。

却说河东节度使、驸马都尉石敬瑭,自得天子诏旨,命他起兵入京勤王,便早知其中得失利害,对于何去何从,做到心中有数。

于是打天使回京,自己慢慢筹备人马,掐算好时间,一边派出连环探马前往京中及凤翔,一路上探听消息;一边从容离了晋阳,取道太行山东道,逶迤向京师洛阳进。

这一日行至卫州,城东数里之遥,只见前面军士来报,说是见一青年男子单骑而来,率领十数个随从,皆作官人打扮,疑是奸细,已拿至军中。

石敬瑭令将那为青年擒来问话,等来人被捆至马前,却吓得颜色更换,急滚身下马跪在来人面前,喝令从人,解绑释缚。

来人非别,正是自洛阳逃出,欲投魏州而去的皇帝李从厚是也。

李从厚见是石敬瑭带领军马而来,如见亲人,不由放声大哭,将连日来所生变故一一告知,并问兴复之策。

石敬瑭急忙叩拜,请罪不止:微臣救驾来迟,使陛下出京履危,实乃死罪。

请陛下先入卫州城中歇驾,待为臣与卫州刺史王弘贽商议,再谋复夺两京,奉驾还朝不迟。

李从厚道他是一片忠君之心,不由大喜,遂欣然准奏。

石敬瑭乃命三军就地安营扎寨,自引百名亲军簇拥天子入城,并嘱天子:未知那卫州刺史心迹如何,陛下休要露了白龙鱼服行藏。

天子闻此,自是一一允诺。

众人不动声色分批入城,然后聚集一处。

石敬瑭将皇帝李从厚与其几个亲随安置在驿馆之中,复使五十名亲军保护,不许任何闲人靠近。

天子见其安排得妥帖,甚为满意感动。

石敬瑭安顿好天子,便微服至于刺史府,向门军递上自己职务名片,说明来意。

王弘贽闻说节度使大人来到,不由屁滚尿流,亲迎至府外,打躬作揖迎入,命人献茶,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