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感觉定款。
每到下午四点半,县幼儿园、城东幼儿园、育才幼儿园的门口就多了两张熟悉的身影 ——
林凡扛着折叠小桌,王猛抱着印着卡通熊的问卷和削尖的彩色铅笔。金色夕阳把幼儿园铁栅栏染成暖橙,宝妈们挎着帆布包,怀里的小家伙攥着皱巴巴的画纸,有的还在流着口水啃手指。
王猛递问卷时总笑着弯腰:“麻烦您帮孩子选选喜欢的颜色”,林凡则蹲得跟孩子一般高,指着问卷上的图案轻声问:
“小朋友,这个黄灿灿的太阳花,是不是比小红花更像小太阳呀?”
两百份问卷发出去,回收的 186 份里,82% 的铅笔印都落在了黄色系图案上,有的孩子还在旁边画了歪歪扭扭的小笑脸。
跟宝妈聊天时,他更听进了心里。
一位穿米色外套的宝妈把孩子的袖子轻轻撸起,手腕处淡粉色的旧印子还没消,她声音发颤:
“上次买的衣服有字母贴布,硬得像小石子,孩子穿了两天就磨红了,晚上哭着说‘胳膊疼’,
现在看见带贴布的我都躲着走。”
林凡摸了摸那处旧印,指尖能感觉到皮肤的细腻,他默默在笔记本上画了个圈,旁边写着 “所有图案边缘必须磨平,杜绝尖锐”。
于是,主图案定了 “笑脸向日葵”,两处优化藏满了心思。
画设计稿时,他总把圆规贴着花瓣边缘转,转完还要用指腹蹭蹭画纸:
“再圆一点,不能有半点扎手的地方”;
选花蕊棉线时,他在面料市场蹲了一下午,老板拿着 15 元一卷的普通棉线劝他:
“小林,这线看着跟抗菌线没差,能省不少钱。”
他却捏着两卷线对比 ——
普通线纤维粗硬,抗菌线软得像云朵,贴在手腕上蹭一蹭,连风都带不走暖意。“就要 45 元的,” 他抬头时眼里亮着光,“能抑螨虫,孩子出汗也不会痒得抓胳膊。”
工艺上,他更是 “吹毛求疵” 到让师傅哭笑不得。
花瓣要锁边绣,比县城常见的平绣多 3 道工序 —— 平绣每厘米 8 针,针脚松得能勾住孩子的小指甲;
锁边绣每厘米 12 针,细得像撒了把碎米粒。张师傅戴着老花镜穿针,嘴里念叨:
“这么细的针脚,一天顶多做十件。”
林凡却守在旁边,等第一件样品绣好,他先把花瓣贴在脸颊上蹭了蹭,又扯着衣角轻轻拽了拽,确认顺滑又结实,才笑着说:
“张叔,您看,孩子扯着跑跳都不会脱线,值。”
袖口 “笑笑” 二字,他更是比了又比。
宋体样品的折角尖尖的,用手一蹭就有轻微的摩擦感;楷体的笔画圆钝,摸起来像棉花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