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龙蛇再起:开局掀我棺材板

关灯
护眼
第二节 末法现代,为武正名 第12章 心学传承,土木之变!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的中原大地。

    ......

    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流火。

    蛰伏已久的瓦剌部首领也先,终于按捺不住膨胀的野心,以朝贡贸易纠纷为借口,大举侵扰大明边境。

    警报雪片般飞入京城。

    年轻的明英宗朱祁镇,在深受宠信、专权跋扈的司礼太监王振的极力怂恿下,也想效仿太宗皇帝(朱棣),亲率大军,一举荡平瓦剌,建立不世之功。

    然而,当时英宗年少,王振专权。

    一场巨大的悲剧,已然埋下伏笔。

    在王振的错误指挥下,号称五十万的明军主力,进退失据,粮草不继,最终被瓦剌铁骑团团包围。

    一场惨烈的大溃败爆发。

    五十万大军土崩瓦解,全军覆没。

    其中,最为精锐、拱卫京师的三大营部队,几乎损失殆尽,随之毁于一旦。

    随驾出征的文武重臣,损失更是惨重。

    历经四朝的老将英国公张辅、驸马都尉井源、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吏部左侍郎曹鼎、礼部右侍郎丁铭、工部右侍郎王永和以及内阁学士张益等等,足足五十余位朝廷柱石,全部殒命沙场。

    无数忠勇的文官武将,血染黄沙,魂断土木堡。

    就连大明皇帝,明英宗朱祁镇,也被瓦剌军队生擒活捉!

    土木堡一战,大明立国近百年来积攒的军事底蕴、人才储备,几乎一朝败尽!

    京师门户大开,再无险可守。

    八月,瓦剌首领也先挟持着明英宗,裹挟着空前的胜利威势,兵锋直指大明京城。

    九月,危急存亡之秋,孙太后临危决断,立长君以绝敌望,断绝也先利用英宗要挟的企图。

    郕王接受太后谕旨,即皇帝之位,并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改明年年号为“景泰”。

    明朝丧君有君,朝野内外,皆决心共赴国难。

    十月,瓦剌大军兵临北京城下,黑压压的军队如同潮水般将京城包围。

    兵部侍郎**临危受命,整顿残兵,破釜沉舟。

    另外中原各地武林高手支援而来,少林,峨眉,丐帮,青城,华山.......皆共赴国难!

    历经五天五夜惊心动魄的生死激战,明军奇迹般地击退了骄横不可一世的瓦剌大军,并迎回明英宗朱祁镇。

    **,成功保卫了京师,将大明王朝的国祚强行续命两百年。

    但是,经此一役,大明底蕴耗尽,由胜转衰,不可避免的滑向下坡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