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陛下,
磐石无转移,松柏耐岁寒。矢志终不改,日月鉴忠肝。
愿陛下康健顺遂,愿我大庆国泰民安!」
李威跪伏在地,说完,他起身走了。
绍绪帝看着他拄着拐,徐笃而离,皇帝掩面。
……
李威回府换成了常服,仔仔细细地把那一身国公爷的官服,挂在了书房里面。
用过一点点心后,已经陆续有宾客上门,他便开始迎客去前院迎客。
今日来的客人尤其的多,相熟的,不相熟的,都有上门贺寿。
杨老太太端坐高堂,脸上满是笑容。有些客人明日要参加籍田礼来了,奉上了礼物,拜过寿就走了。李威都奉上一份回礼。
有些客人来了,便在英国公府留下,一起图个热闹。
几次李云苏跑来他身边,都被他笑着说,「安排好了。苏苏快陪祖母,陪你母亲去。」然后就被赶回后院。
酉时初刻,杨老太太的寿宴便开始了。整个寿宴无论内外席,都是叫的福满楼的席面。菜肴精致,寓意福寿。尤其是糟鲥鱼,香味扑鼻引得宾客大呼过瘾。而用蜜渍冬瓜雕刻寿桃,内里盛着鱼翅羹,更让宾客感受到了国公府的底蕴。不少宾客在那里算,这一桌席面要花多少银子。
李威给杨老太太敬酒,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祝词更是别具一格:
「母亲劬劳,诞我于兹,赋以元命;鞠我育我,煦妪提携,迄于成立;训以义方,勖以贞操,俾守厥度。」
不少在现场的文人士子都交口称赞,这文采和底蕴,竟不输诗书传家的世家。
后来这话渐渐传出,听闻之人莫不泪泣。
宴席过后,忠勇侯家班便登台唱戏,第一出便是《麻姑献寿》。
进入点戏环节,又让众宾客奇怪。
杨老太太点了一出《蟠桃会》。随后李威点了《单刀会·刀会》。李威把摺子递给了林氏,林氏点了《西厢记·长亭送别》,李威看了林氏一眼。然后李武点了《邯郸记》,交给了孙氏。孙氏则点了《八仙庆寿》。最后请老太太再点一出大轴,老太太居然点了《赵氏孤儿·搜孤救孤》。
按常理,英国公府应该让宾客中德高望重者,也点上几出才是。可这个戏单就没从李家人手上传到任何其他人的手上。
众人虽然嘀咕着,但却不好说什麽,毕竟满朝,除了襄城伯夫人外,没有比杨老太太更老的一品夫人了。
戏唱过半,陆续便有宾客告辞,李威也不相送,都请管家李忠代为送客。
有些人出门便议论这英国公府前恭而后倨,实在另人费解。
但等回家打开英国公府的回礼,有数倍于宾客送的礼。
大家除了摸不着头脑外,竟也不能置一辞。
待《赵氏孤儿·搜孤救孤》都演完,已是戌时三刻。
最后离开的客人便是裴家。李威和林氏相携,送着裴衡丶裴世宪丶裴世衍和柳氏出门。
裴世衍突然对李威说:「请世叔替我代一句话给云苏妹妹。」
李威温和地说:「为何刚才你不亲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