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同我仰春

关灯
护眼
第七四章 北狄退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这倒没有,陛下对大将军信任的很,下官来只是协助大将军尽快击退北狄。」方升客气地很,但是杨翊骅一点都不敢放松,因为这是最近几十年来第一次军中有御史监军,可见皇帝的不满意。

    「那方大人可要巡视军营?」

    「不必不必,大将军治军自有法度,何容在下指指点点。」

    「那方大人可要参详军务?」

    「哎,大将军,在下一介书生,何懂这种军务?」

    杨翊骅不知道怎麽说了,而杨翊骝心里却想你倒有自知之明。

    「方大人是驻跸宣化城中,还是在这军中?」

    「自然是在军中,在下代天而巡,焉有畏缩躲避之理。」

    「军中甚苦。」

    「吾亦男儿,无妨。」

    杨翊骅苦苦一笑,却只能拱手赞扬。所谓交浅怕言深,杨翊骅遍找了一个理由离开中军帐,方升倒也识趣便说先去安置,也离开了。

    自从方升来后,对杨翊骅而言好的变化便是皇帝再无明旨发来。坏的变化是前几日方升果然闭口不言,等一次和小规模遭遇战让北狄部队逃脱了,方升便开始了议论。以后议论每日剧增,之乎者也兵法有云,只听得杨翊骅脑袋疼。

    五月十六日,杨翊骅接到了兵部转来的咨文,北狄有一股部队转辽蓟线,永昌伯卫定方奉旨前往防守,以免北狄两面夹击京城。

    当事时在御书房商议此事时,其实秦业丶卫定方和姜白石都是不同意卫定方去辽蓟线的。

    因为北狄总计有多少兵马,这些惯打仗的人都很清楚。北狄大兵在宣化,杨翊骅一个人就拖死了十五万。英国公李威曾经估算过,北狄总计兵马只有二十万,如果遇到荒年,有生战斗力可能只有八万。只要拖死十五万,其实宣化这仗怎麽打都是大庆赢,因为大庆后方有源源不断的物资,可以打持久战。

    但是不知道为什麽皇帝就是非常不满意,就是认为要迎头痛击把北狄兵马打残。卫定方在书房和两个儿子分析时说「陛下就是想证明,先帝没做成的,先太子没做成的,齐王没做成的,他可以做成而已。他太需要一场战来证明自己了。」

    所以等到辽蓟线出现小股北狄兵马时候,皇帝似乎有点惊慌失措,强力要求兵部出兵。而严泰和蓝继岳自然是陛下的拥趸,表示如果被北狄两面夹击,京城的风险极大。卫定方继续分析道,「他们也不想想,京城有三十万兵马,即便抽走了八万去了宣化,二十二万兵马,城高水深,小股北狄如何来打?」

    更糟糕的是,这个事在十五大朝会上,被今年新科御史们当堂说事,一个个要弹劾姜白石尸位素餐,最后竟变成不出兵就是叛国。姜白石顶不住压力,于是卫定方就去了辽蓟。临行前卫定方对两个儿子说,「走,父亲带你们去游山玩水,跑马遛狗。」

    五月二十三日,杨翊骅又接了一道兵部咨文。皇帝命镇北侯曾达为镇北大将军,领兵八万,进怀来,命杨翊骅驻宣化,两军合击共破狄虏。

    ……

    这道咨文到蓟辽大营后,永昌伯卫定方久久不语。然后拎着一个水囊,叫上两个儿子爬上了大营边上一个的土丘,坐在了丘顶。

    此时正是下弦月,土丘上虫鸣四起。卫定方坐了很久,两个儿子也不知道他为什麽要来,看他一直不说话,也就各自坐着想自己的事。

    卫靖达从怀里摸出一个劣质的簪子一直在摸着。这是一个特别简单一个簪子,簪头处只有一个小牌子,上面刻着「李云茹,李威谋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