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绪四年,七月十四日,万寿节。
寅时,绍绪帝着衮冕礼服,乘舆出乾清宫,至奉天殿前。
「啪」,鸣鞭三下,全场肃静。教坊司诸乐工在丹陛上奏《飞龙引》,皇帝升座。升座完毕后,教坊司诸乐工又《万岁乐》,亲王丶公侯丶文武百官分列丹墀,三跪九叩,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绍绪帝心情无比疏朗。他扫过西列,没有他不喜欢的人。
突然他想起那个小姑娘,又去扫乐工跪奏的地方,距离有点远,他看不太清楚。
这时亲王丶公侯丶文武百官依次进献贺表及寿礼。绍绪帝一开始还绕有兴趣一一看去,久而久之多有雷同,他的兴致就淡了。
雅乐一直重复,他又想起那个小姑娘,便侧身问朱庸:「那个李云苏,今天没有来献乐?」
朱庸当然知道李云苏是谁,但是他不知道为什麽李云苏没有来,便对邓修翼使了一个颜色。
邓修翼一直支耳听着,听到「李云苏」时,他的警惕心就钓到了嗓子眼。
果然朱庸不说话,止停了一须臾,邓修翼便接话:「启奏陛下,万寿大典,乃国之圣典,乐工排练需经年以上,紧急操练恐出纰漏,故李氏罪臣之后不能前来。」邓修翼的意思就是,这个大典太重要了,不能让她们来破坏。
皇帝略略点头,确实他也不希望自己万寿节被人破坏点,但是心里总有一种未能尽兴的感觉。于是道:「中秋家宴时,让她来。朕要让她知道,天子不可欺!」
邓修翼躬身道:「是!」还有一个月,邓修翼心里着急地盘算了起来。首先要知道这次中秋家宴会放哪里,然后才能知道如何因势利导。谁能救云苏?邓修翼又开始盘算起来。
整个万寿节进行地异常顺利,绍绪帝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断过。当日绍绪帝就大肆封赏,更是大赦天下,李顺都从凌迟改为问斩,只有李氏罪人一个不赦。
七月十七日,邓修翼没能去教坊司,因为皇帝的万寿节还没过完,他想整整过七天。确实,绍绪四年是他登基以来最舒心的一年,这一年他有春闱擢才,这一年他有宣化之战,文治武功齐全,他要借自己的生日告诉天下百姓,他才是实至名归的真命天子。
至于苦恼,苦恼是户部尚书的事,因为就这个万寿节,整整就花费了二十万辆银子。加上开年的救灾黄河用了近六十万两,宣化大战又用了八十万两。
绍绪朝年入只有四百多万两,今年这个额外开支就已经占到年入的近一半,范济弘想辞职告老了。他心里想着,还好隆裕皇帝还留了点家底,就是不知道会被这个儿子以多快的时间败光。
七月廿二日,邓修翼终于知道今年中秋家宴的情况,应该仍在瀛台,仅后宫嫔妃的家宴,不请外臣。邓修翼心急如焚,怎麽才能护好苏苏。
晚上,他如困兽一般在房间里面来回踱步,把所有极端情况都想了一遍,他想淹死苏苏?还是想打死苏苏?邓修翼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跑到外面,打了一桶井水,从自己头顶浇了下来。不行,还不够。他又打了桶,又浇了下来。
朱庸的门突然开了:「怎麽?天热就气血浮躁了?」
邓修翼赶紧跪在地上道:「公公赎罪,奴婢……奴婢实在……」他也不知道怎麽说,在这宫里一个奴婢哪能说自己心烦意乱呢?
朱庸道:「你也可以找个小太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