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79戏梦人生

关灯
护眼
第23章 一点微小的工作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这么做,入槽嘛!”

    这已经不是钟山第一次在人艺听到“入槽”这俩字了。

    所谓入槽,是指演员、导演来到人艺之后,一步步从小到大,逐步学习、成长,成为可信赖的核心的过程。

    入槽了,才是人艺的班底,入了槽,做戏才能有人艺的灵魂。

    在钟山的理解中,这个入槽说得难听一点,就是一个文艺工作者被体制化的过程。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一个剧团之中,每个人都能够在体系内合理发挥自己的作用,用心钻研,通力合作,有着统一的“魂”,才能创造出好的作品。

    人艺的成功,正是来源于此。

    而前世人艺的困境,恰恰也来源于此。

    想及此处,钟山点点头,“资料你先拿好,等会后咱们讨论讨论?”

    “好!我随时有空!”

    谭宗尧很高兴,一口答应下来。

    俩人聊了几句,演员都到得差不多了,林钊华终于来了,依旧是不修边幅,蔫蔫的样子。

    他晃到座位前,也不坐下,不仅如此,还张罗着大家都站起来。

    “来来来!先唱歌!唱歌!”

    众人对此似乎也习以为常,旁边年纪大些的朱琳开口问道,“小林,唱什么歌?”

    林钊华脱口而出,“带劲儿的!”

    忽然有人提议,“大刀进行曲怎么样?”

    “行!”

    林钊华一口答应,拉开椅子踩上去,高高的挥舞起双臂,开始充当指挥。

    “声音都放开!来,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预备——起!”

    排练厅里顿时回荡起了歌声。

    一首唱完,林钊华意犹未尽,干脆跳下去绕着众人指挥、大声领歌,如此足足唱了四五首,才咧着嘴坐下。

    一番歌唱,大家的精神明显也调动起来,排练厅里的气氛比刚才活跃多了。

    钟山心想,果然能成为知名导演的人都有自己的招数。

    所有人重新落座,剧本研读正式开始。

    对于话剧表演来说,台词永远是第一位的。

    偌大的剧场,最后一排的观众看不清演员长什么模样都无所谓,如果听不见台词,那可是真要骂娘的。

    所以研读剧本,找气口、调整情绪,就是排戏的第一步。

    这个过程中,每一个演员都会根据自身特色和人物特点调整台词的细节,所以也是编剧工作最繁杂的时候。

    《法源寺》的剧本长度是两个半小时,剧本研读足足开了一整天,也才顺下来两遍。

    由于排戏的周期仅仅三个月,所以到了下班时间谁也没走,所有人都去食堂吃了饭,重新落座,继续赶进度。

    如此一遍遍推敲,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