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手握古风闯京城

关灯
护眼
第七十九章北狄出使求放过(一)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北狄王庭的毡房内,火塘里的羊粪火噼啪作响,却驱不散空气中的寒意。可汗巴图尔望着跪在下首的使者阿古拉,指节因用力攥着马鞭而泛白。“大乾铁骑已踏破我们三座牧城,再打下去,牛羊会饿死,部众要流离。你此去长安,务必求大乾皇帝网开一面,哪怕是割让东部草场,或是年年上供,都要把和谈的事敲定!”

    阿古拉抬起头,他的脸颊上还留着去年与大乾军队作战时留下的疤痕,眼神却异常坚定。“可汗放心,臣便是豁出这条命,也绝不会让北狄的子民再受战火之苦。” 他起身接过可汗递来的国书,那卷用兽皮制成的文书上,印着北狄最神圣的狼图腾,也承载着整个部族的希望。

    次日清晨,风雪弥漫。阿古拉带着两名随从,牵着五匹骆驼,驮着北狄最珍贵的礼物 —— 三张黑狐皮、十匹汗血宝马的幼崽,还有一斛从极北之地采来的冰晶,踏上了前往大乾的路途。身后,王庭的牧民们自发地站在雪地里,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有人低声祈祷,有人抹着眼泪。阿古拉勒住骆驼,回头望了一眼那片熟悉的草原,心中默念:等我回来,定要让这里重归安宁。

    出了北狄地界,便是一片荒芜的戈壁。白天,烈日炙烤着大地,脚下的沙石滚烫,每走一步都像是在踩火炭;夜晚,寒风呼啸,气温骤降,他们只能蜷缩在骆驼身边,靠皮囊里的马奶酒取暖。随从帖木儿年轻气盛,忍不住抱怨:“大乾皇帝也太傲慢了,明明是他们先抢了我们的水源,如今却要我们低声下气求和!”

    阿古拉拍了拍他的肩膀,沉声道:“眼下不是争对错的时候。你忘了去年冬天,我们部落里有多少老人和孩子,因为缺粮缺衣冻饿而死吗?比起尊严,活下去更重要。” 帖木儿低下头,不再说话,只是默默地紧了紧身上的皮袄。

    行至第三日,他们遭遇了一伙马贼。马贼们手持弯刀,骑着快马,将他们团团围住。为首的马贼头目三角眼一眯,盯着骆驼背上的礼物,恶狠狠地说:“把值钱的东西都交出来,否则别怪我们不客气!” 阿古拉知道,这些礼物是和谈的关键,绝不能落入马贼手中。他悄悄给随从使了个眼色,趁马贼不备,突然抽出腰间的短刀,朝着头目刺去。

    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搏斗。阿古拉虽武艺高强,但马贼人数众多,他的手臂很快就被划开了一道口子,鲜血直流。就在危急关头,一阵马蹄声传来,原来是大乾边境的巡逻兵路过。巡逻兵们见有人遭劫,立刻拔刀相助,马贼们见状不妙,纷纷策马逃窜。

    巡逻兵统领李忠翻身下马,打量着阿古拉一行人,疑惑地问:“你们是何人?为何会在此地?” 阿古拉忍着伤痛,拿出可汗的国书,拱手道:“我乃北狄使者阿古拉,奉可汗之命,前往长安拜见大乾皇帝,商议和谈之事。” 李忠闻言,脸色微变,连忙让人给阿古拉包扎伤口,并护送他们前往边境重镇凉州。

    抵达凉州后,李忠将阿古拉一行人安置在驿馆。凉州刺史张承闻讯赶来,他身材微胖,脸上总是带着一副笑眯眯的表情,可眼神里却透着精明。“阿古拉使者远道而来,辛苦了。只是不知,北狄此次求和,诚意究竟有多少?” 张承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语气看似随意,却带着一丝审视。

    阿古拉知道,张承是大乾的地方重臣,他的态度对此次和谈至关重要。“大人,北狄与大乾交战多年,双方都损失惨重。如今,我们可汗愿意割让东部草场,每年向大乾上供牛羊三千头、马匹五百匹,只求大乾能停止进攻,让两国子民安居乐业。” 阿古拉语气诚恳,将北狄的条件一一说出。

    张承放下茶杯,手指在桌上轻轻敲击着,沉默了片刻后说:“使者的诚意,本官已知晓。只是此事事关重大,本官无权做主,还需将此事上报朝廷,由陛下定夺。在朝廷的旨意下来之前,还请使者在驿馆安心等候。”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