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手握古风闯京城

关灯
护眼
第七十九章北狄出使求放过(一)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说完,他便起身告辞,临走前,还特意嘱咐驿馆的官员,要 “好好招待” 阿古拉一行人,实则是派人暗中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

    在凉州等候的日子里,阿古拉并没有闲着。他时常借着散步的名义,观察凉州的情况。他发现,凉州城内戒备森严,街道上随处可见身着铠甲的士兵,城墙上的火炮也擦拭得锃亮,显然是做好了随时作战的准备。此外,他还听说,大乾皇帝近年来大力发展军备,不仅改进了火药的配方,还打造了一批新式的弩箭,战斗力大大提升。

    一天晚上,阿古拉正在驿馆内整理和谈的措辞,突然听到窗外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他警惕地走到窗边,看到一个黑影正鬼鬼祟祟地在驿馆外徘徊。阿古拉心中一动,悄悄打开房门,跟了上去。黑影似乎察觉到有人跟踪,加快了脚步,朝着城外的方向跑去。阿古拉紧追不舍,在一处破庙里,黑影终于停了下来。

    “你是谁?为何要跟踪我?” 阿古拉拔出短刀,厉声问道。黑影转过身,原来是一个穿着大乾士兵服饰的年轻人。年轻人见身份暴露,索性不再隐瞒,苦着脸说:“使者大人,我是凉州守军的一名士兵。我有个妹妹,去年被北狄的士兵掳走了,至今下落不明。我听说您是北狄使者,所以想问问您,有没有我妹妹的消息。”

    阿古拉闻言,心中一沉。他知道,战争中总会有无辜的人受到伤害,眼前这个年轻人的遭遇,只是无数受害者的一个缩影。“士兵,我很同情你的遭遇。但我可以向你保证,北狄可汗此次求和,是真心实意想停止战争。如果和谈成功,我会请求可汗下令,让各部族释放所有掳走的大乾百姓,让他们与家人团聚。” 年轻人听了,眼中泛起了泪光,对着阿古拉深深鞠了一躬,转身离开了破庙。

    半个月后,朝廷的旨意终于传来,命阿古拉即刻前往长安。一路上,李忠率领的护送队伍戒备森严,他们沿着官道前行,经过了一座座繁华的城镇。阿古拉看到,大乾的百姓们安居乐业,田野里庄稼长势喜人,市集上商品琳琅满目,心中不禁感叹,大乾的国力果然强盛。

    抵达长安城外时,早已有人在此等候。来者是大乾的礼部侍郎王敬,他身着官服,举止文雅,对着阿古拉拱手道:“使者远道而来,一路辛苦。陛下已在皇宫等候,还请随我入宫。” 阿古拉连忙拱手还礼,跟随王敬朝着皇宫走去。

    皇宫气势恢宏,红墙黄瓦,飞檐斗拱,处处彰显着皇家的威严。阿古拉跟随着王敬,穿过一道道宫门,最终来到了太和殿。太和殿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目光都集中在他的身上。殿中央的龙椅上,坐着大乾皇帝赵恒。赵恒年约四十,面容威严,眼神锐利,不怒自威。

    阿古拉深吸一口气,按照大乾的礼仪,双膝跪地,恭敬地说:“北狄使者阿古拉,奉我族可汗之命,拜见大乾皇帝陛下。愿陛下圣体安康,国运昌隆。” 赵恒微微点头,语气平淡地说:“免礼平身。北狄此次派你来求和,可有什么具体的条件?”

    阿古拉起身,从怀中取出国书,双手奉上,说道:“回陛下,我族可汗愿割让东部草场,每年向大乾上供牛羊三千头、马匹五百匹,只求陛下能停止对北狄的进攻,两国永结秦晋之好,互不侵犯。” 文武百官闻言,议论纷纷。有人认为北狄的条件太过优厚,应该答应和谈;也有人认为北狄向来反复无常,不可轻信,应该趁机一举消灭北狄,以绝后患。

    赵恒沉默了片刻,目光扫过殿内的百官,缓缓说道:“北狄与大乾交战多年,百姓深受其苦。如今北狄愿意求和,朕也不愿再看到生灵涂炭。只是,割让草场、上供牛羊,这些条件还远远不够。朕听说,北狄境内有一座金矿,年产量颇为可观。如果北狄愿意将这座金矿的开采权交给大乾,并且派王子入长安为质,朕便同意和谈。”

    阿古拉闻言,心中一惊。他知道,那座金矿是北狄的经济命脉,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