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这就是要把所有人的口粮集中到一起,统一管理,统一分配,大家一起吃大锅饭。”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平均资源,防止有的人家断粮,有的人家却还有余粮的不平衡现象。”
“大家一起勒紧裤腰带,互相帮衬着,总能度过难关的。”
“这也是目前能想到的,最大程度降低危害的办法了。”
杨部长试图用这套理论来说服苏远,也说服自己。
苏远听完,更是无语凝噎。
“大锅饭”.......
这个制度如果真的被严格推行,在理想状态下,或许确实能有杨部长所说的那种“平均主义”、“共渡难关”的效果。
但人终究是有私心的,管理上也存在巨大的漏洞。
在一开始,或许集体粮仓里还有比较充足的存粮时,问题不会立刻暴露。
但在那种各地集体之间相互攀比“吃饭不要钱”的规模和时长、“吃饭放开肚皮吃”的浮夸风气下,很难避免地就会出现惊人的浪费现象和管理混乱。
等存粮被快速消耗殆尽之后,灾难才会真正显现出其残酷的面目。
不过,看到和自己私交甚好、且一直对自己颇为关照的杨部长都是这样的一种谨慎甚至有些回避的态度。
苏远心里也明白了,这件事的大势,已经是根本没办法靠言语来阻止和改变了。
他最后只能退而求其次,再次提醒了一句,希望能抓住最关键的一点:
“部长,我也就是根据自己的观察提个建议,尽尽心意。”
“不过现在全国都在搞大炼钢,虽然大家的积极性非常高,热情冲天。”
“但事情总归是有轻重缓急之分的。”
“本来今年的收成就预计不会很好,等到秋收农忙的关键时节,千万千万要统筹好劳动力。”
“绝对不能为了保钢铁产量而耽误了秋收抢粮!”
“粮食,才是真正的根基啊!”
在这种工农业协调和生产调度的事情上,作为主管工业的一机部部长,其实是有很大话语权和协调责任的。
而苏远前世模糊知道的一些历史信息中。
就因为这“钢铁元帅升帐”。
在很多地方,到了农忙秋收的时候,竟然出现了为了完成炼钢指标而抽调大量农村劳动力。
导致成熟的粮食烂在地里无人收割的荒唐情况,这更是让接下来的饥荒雪上加霜。
这是他最不希望看到的。
.......
苏远心情沉重地离开了工业部。
他感到有些打不起精神,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包裹着他。
明明知道一场巨大的灾难正在酝酿和逼近,而自己洞悉先机,却无法改变其分毫。
这种清醒的痛苦,最是让人感到丧气和郁闷。
从工业部出来之后,苏远暂时没心情直接回厂里处理那些日常公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