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娱唯一太阳

关灯
护眼
第83章 寒刃起宣府,蟒袍镇九边(8k6)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 宣府巡抚震怒,表态必定彻查。

作为一镇最高文官,对辖区及邻近区域治安有统筹责任。

不过巡抚也表示袭击发生在赴任途中,而且又是难以管辖之地带,道路确实破败。

四月宣府就有奏报,请修怀来道桥梁,以利粮运。

暗示将遇袭性质,初步定为因路险遭匪。

宣府总兵官随后也是表态一定清查。

作为最高武官,对辖区及交通要道安全有军事责任。

不过也表示,自从几年前土木堡兵败,匪患便开始严重,承认“怀来以西,控驭尤难”。

也是将此事初步定为匪患,暗示是宣府系统外的势力。

万全都司都指挥使也是接连表态,都是查。

全都是好官!

【走访,怒火!英雄觉醒!!】

接到钦差遇袭奏报,嘉靖帝在朝会上大发雷霆,严令彻查,直接点名惩处沿途地方官,赞赏了陈默临危不乱。

另一边。

全国镇守太监制度被嘉靖帝废除,陈默失去最重要消息来源。

只能先从东厂、锦衣卫情报开始着手,然后在宣城私服走访。

触目惊心。

卫所制出现败坏局面。

军官世袭利益集团利用管理权,把军屯土地划入私人腰包;

兵部、巡按文官系统,监管流于形式,甚至参与分肥;

司法系统对侵占行为惩处不力;

朝中文官集团利用士林清谈,形成私吞国产的舆论氛围,推崇民屯、商屯,贬低军屯的军事价值。

宣府具体情况。

指挥使们给兵部尚书送的年礼,超过十年俸禄。

更恶劣的还有利用“修边银”贪污,把夯土边墙的预算报成砖石造价。

如宣府麻家,通过联姻形成利益共同体,把儿子安插在相邻卫所任职,遇事互相包庇。

兵部的武选清吏司官员,常年受他们的冰敬炭敬,对世袭职位审核流于形式。

晋商更是串联两边。

掌握着盐、粮命脉的他们,用粮食换盐引时故意压价盘剥军户。

更勾结军官走私军粮给蒙古,甚至有商队私通蒙古土默特,甚至助其采购精铁。

朝中文官则为这些商人提供政治保护,不只是山西籍贯,隐隐和南方也通过盐引、钱庄形成利益网。

主要这些也不是秘密,当地都知道。

盘剥最严重的地方,军户自宫现象猖獗。(类比东北下岗。)

陈默这次出宫,受到了极大震撼。

同时也隐隐被光芒照亮,不同于当年的白面馒头,不同于许知翠,也不同于老太监,是一种汇聚起来的微光,更大的光芒。

普通军户、盐工、百姓挣扎求生的意志,汇成光芒。

陈默联想自身经历,他家来自于明代著名的“太监之乡”河间府,是霸州卫下辖百户所的军户。

按明初卫所制,军户世袭,分得屯田耕种以自养并承担军役。

但到了正德年间,屯田崩坏,卫所军官利用职权,大肆侵占、兼并普通军户的屯田,化为私产。

陈家的屯田,早就被本卫一个张姓世袭千户以各种手段巧取豪夺殆尽。

军役压榨层层加码盘剥,即使无田,仍需缴纳沉重的“军饷银”,被迫去军官家做苦役抵债。

遇到灾年,便失去土地,只能租种张千户家的地,而这原本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屯田!

再到正德末年,遭遇旱灾,这对于本就挣扎在生死线上的陈家是毁灭性打击。

天灾是佃农的灾。

对于地主来说,正是大肆兼并的好时候。

走投无路下,家破人亡,父亲因为利滚利被活活打死,兄长病亡,母亲自尽。

陈默也是入宫才得以活命,能吃上一口白面馒头。

陈默这一次,感受到了黑暗的可怕。

饥荒、压迫是天灾,腐败、战乱则是人祸。

如果皇权可以贯彻,全国一盘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小的天灾是能度过去的。

陈默坚定了打击黑暗的决心。

所见所闻,也引发东厂太监们的戚戚然。

这些苦命人感同深受了。

【有力无处使!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