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失守,教员朱德领导的红4军前委决定在赣南、闽西20余县范围内,开展游击战争,发动群众,建立苏维埃政权,与湘赣边界之割据区域相连接。4月1日,红4军回师赣南。
4月5日,红4军前委在给中央的报告中,进一步提出“争取江西,同时兼并闽西浙西红色力量”的战略计划。趁热打铁,红4军相继攻占于都、兴国、宁都等县城,成立赣南第一个工农兵政权,取名叫兴国革命委员会,并颁布了《兴国土地法》。
1930年1月,江西红军独立第2、第3、第4、第5团等部合编为红军第6军。2月7日,中共红4军前委,红5、红6军军委,中共赣西特委在吉安县陂头举行联席会议,决定组成以教员为书记的共同前委,统一领导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赣西、赣南和湘赣边三个特委合并为中共赣西南特委,刘士奇为书记。
1930年3月,赣西南和闽西苏维埃政府相继成立。在此前后,红军在赣西南和闽西分兵发动群众,使这些地区的革命斗争进一步发展。4月,闽西地方武装组成红军第12军。6月,红4、红6、红12军组成红军第1军团。8月,红1军团与红3军团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朱德任总司令,教员任总政治委员和总前委书记。10月,红一方面军攻克吉安,成立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此后,赣西南、闽西两苏区统称中央苏区。
1931年1月15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苏区中央局在宁都县小布成立。在周恩来未到任之前,由项英、教员先后代理。
经过几年发展,教员朱德周恩来在赣西南闽西领导的,以南昌起义军余部为班底的红一方面军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最大主力红军,又称中央红军。
贺龙自南昌起义后,从香港辗转多地,最后,又回到发迹之地湘西,湘西地区驻军多是贺龙北伐时的旧部,土匪势力猖獗,而国民党军队势力薄弱,便于德高望重者收编改造。湘西声望巨大的贺龙通过中央苏区的批准,于1928年初,重回到湘西桑植县刘家坪乡,领导荆江两岸发动年关暴动,并创建中国红军第二军团,建立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仗义豪爽的贺龙极善结交朋友,仅一年招兵买马,就发展成近万人部队。
经过几年发展,贺龙萧克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领导的,以贺龙旧部为班底的中国红军第二军团,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中国红军三大主力之一。
1927年11月13日,中国湖北省爆发黄麻起义,鄂豫皖边界的黄安、麻城二城三万余名农民自卫军和义勇军在潘忠汝戴克敏的领导下,攻打黄安县城,打响了鄂豫皖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右派的第一枪,正式成立了黄安农民政府,组建了工农革命军鄂东军。
黄麻起义的三万工农革命鄂东红军立刻遭到地方军阀和国民党军的联合围剿,部队分散突围各自在大别山山区隐蔽发展。
1931年1月,鄂豫皖鄂东红军打破国民党军第一次“围剿”,鄂东红1军同红15军会师合编为红4军,共1.25万余人。5月中旬,成立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和革命军事委员会,张国焘任分局书记兼军委**。
5月底,鄂豫皖苏区红军打破国民党军第二次“围剿”,共歼国民党军3个多团,击溃1个旅。7月,红4军主力由豫南地区南下,在英山、蕲春、黄梅、广济地区展开攻势作战,至9月,共歼国民党军7个多团。10月,在皖西组建红军第25军。
1931年11月7日,红4、红25军在湖北省黄安县七里坪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全军近3万人。红4军军部由方面军总部兼,辖第10、第11、第12师;红25军,旷继勋任军长,王平章任政治委员,辖第73师。红四方面军的成立,标志着鄂豫皖苏区红军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进行更大规模的作战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