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落脚之地

关灯
护眼
第二十三章:血战台儿庄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李宗仁没有提起临沂的重要性。

    回忆自己戎马一生,也未曾真正为中国前途卖力,多数时是明哲保身,愧疚的庞炳勋感动至极,他答复李宗仁说:“李长官德高望重,我们该当部下,今日国破家亡,匹夫有责,何况是军人。天日在上,万死不辞,请长官放心,这次我们西北军一定同敌人拼到底!挡住板垣师团!”

    李宗仁给庞炳勋补充了武器弹药。

    1938年2月下旬,中日两军在临沂县城发生攻防激烈的战斗。庞军团长率其五个团子弟兵据城死守。

    情况紧急,李宗仁就给庞炳勋派出了援军,他的死对头张自忠第59军。

    丢失北平城的张自忠是李宗仁保下来的,他本是国人皆曰可杀丢失华北的罪人。当年张自忠独自到南京请罪时,李宗仁观察到张自忠在自述时,那种燕赵慷慨悲歌之士的忠荩之忱,溢于言表,打动了李宗仁,李就跟何应钦一起在蒋委员长那里保下了张自忠。

    这时,李宗仁得到了另一部援军,没有人要的第二十二集团军,川军邓锡侯部。川军邓下辖41军(军长孙震)、45两军。李宗仁命令41军的王铭章122师守滕县,124师在城外策应。

    在台儿庄会战中期,华北日军矶谷师团以快速部队南侵,将滕县包围,以重炮及坦克猛攻县城。王铭章师长死守血战三昼夜,终为敌攻破。连同王师长,全师上下殉城,至为惨烈,无一生还,为川军博回铁铮铮同归于尽的荣耀。

    老川军邓锡侯部原驻成都,与同为川军的刘湘有仇。邓锡侯被刘湘封锁,无法购买弹械补充,士兵所用的枪大半是土造的。邓锡侯部激于大义,请缨出川参加抗战,奉统帅部令,编为第二十二集团军,以邓锡侯为总司令,孙震为副司令,二人亲自率领川军先去第二战区参加山西保卫战。

    结果才到山西,太原已经失守。川军立足未稳,就随大军狼狈后退,沿途遇到阎锡山的军械库便破门而入,拿走补给。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心疼不已,大为震怒,认为川军是抗日不足扰民有余的土匪军。阎锡山电请中央统帅部将川军调走。

    蒋委员长说:第二战区不肯要,就把他们调到第一战区去,问程长官要不要。

    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也不要,答复中央统帅部:“阎老西都不要,你们送给我,我也不要这种无纪律的土匪军!”

    邓锡候的川军成为人人嫌弃的孤儿,当蒋委员听闻川军私自抢劫阎锡山的军火库时,勃然大怒,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叫他们滚回四川去打内战!”

    武汉国防统帅部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在旁边听到邓锡候的川军没人要,就从武汉打电话给徐州的李宗仁。

    “诸葛亮的石头都是兵,何况是人,我们第5战区要!”李宗仁收下了川军。

    没有无用之兵,只有无为之将。李宗仁与邓锡侯、孙震两位在徐州第一次见面。给川军拨了新枪5000支,每个军2500支,大力补充军械武器和粮食辎重。川军感激不尽,知恩图报。

    滕县是矶谷师团孤军攻占台儿庄的必经之路。

    滕县一战,王铭章率领川军122师以寡敌众,不惜重大牺牲,全军覆没,竭尽全力消耗矶谷师团的有生力量,让李宗仁部署台儿庄口袋包围圈争取宝贵时间,为整个台儿庄战役的胜利起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确保徐州地区的安全,1938年2月6日李宗仁命孙桐萱部(原韩复榘的第3集团军),向运河以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